聚焦人才与产业 共绘乡村振兴画卷——探索人才振兴与产业振兴之路为乡村振兴助力
4月16日,在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学院举办的“中国乡村产业发展与人才振兴之路”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及受益人代表齐聚一堂,聚焦乡村振兴中的产业与人才两大关键要素,谈发展、话振兴,共同启动“百年百县”——乡村产业与人才发展计划。
该计划基于乡村合作社的模式,为部分欠发达地区提供发展领域的人才培训、渠道和品牌体系打造计划及资金等资源对接,希望通过构建生态来提高农户收入,并在社区层面复制推广成功模式,以全面提升这些地区的发展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名山区万古镇安吉村村民正在管理猕猴桃,再过几个月,这里的猕猴桃将搭乘善品公社的“快车”销往全国
聚焦产业发展
“十四五”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
2014年9月,中国扶贫基金会以猕猴桃电商探索为契机,开启“互联网+扶贫”的探索,逐步培育出社会企业“善品公社”。在摩根大通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下,这个发源于雅安的创新项目已经在全国数十个县上百个农村落地实施。
名山区万古镇安吉村的名建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名建猕猴桃合作社)便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最初,中国扶贫基金会联系到名建猕猴桃合作社理事长李世忠时,他认为这个事情不靠谱:“我线下销售一单就是几十吨,在网上一单只有几斤,要卖到猴年马月去。”
2014年9月10日,雅安猕猴桃在淘宝众筹上线,第二天反响平平。活动在第三天出现了转机,演员舒淇转发了中国扶贫基金会推广本次众筹的微博,随后台湾女歌手田馥甄接力转发,众筹数字很快水涨船高,再加上一直以来对中国扶贫基金会大力支持的演员杨幂跟进,当晚猕猴桃就卖爆了。
首次“触电”的李世忠尝到了甜头,开始对电商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他也开始反思合作社原有制度和操作上的漏洞,他觉得产业要想发展,产品要想卖得好,亟须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
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李世忠从合作社负责人摇身一变成为合作社理事长。称呼的变化,意味着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更新、思路的拓广。同时,合作社运营管理更加规范,产品质量再上台阶,产品为合作社村民带来的效益也进一步凸显。
“照着这条路走下去,肯定没问题。”对于乡村振兴,李世忠自信满满。因为如今的合作社不仅有好的产品,更有先进的理念,他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
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合作社承载着整村的产业发展梦,合作社的兴旺决定了整村产业发展的兴旺。
石棉县坪阳黄果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志伟说:“农村难,难在产业的不稳定,不仅要与天斗,还要与市场斗。”
王志伟介绍,合作社从5户到上百户,中间经历了产品滞销、运营不佳,甚至关门的波折。最后顺利走上一条良性健康的发展道路,这离不开善品公社先进经营管理理念的注入,以及对市场的准确研判和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挂职宜君县第一书记何国锋对此深有感触。
脱贫攻坚阶段,通过政府主导在农村实现产业的快速覆盖。产业发展起来,产品要销售出去,不懂运营、不懂管理、不懂规律,将会给辛苦发展起来的产业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严重影响农民发展产业的信心。
今年2月,我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相关单位一起,在名山区共同创办了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该学院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支持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养,并启动“百年百县”——乡村产业与人才发展计划。
“未来3年,该计划预计将向受益地区的百家合作社输送百名理事长,全方位支持他们组建合作社、创业发展,约1万户农户将因此受益。”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丁亚冬表示,“‘善品公社’从雅安走到全国,帮助很多贫困地区销售产品。希望这项再次从雅安起步的乡村产业和人才发展计划,能为更广泛地区的乡村振兴助力。”
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大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支持该计划。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表示:“摩根大通从2015年起开始支持中国扶贫基金会在雅安试点‘互联网+扶贫’项目,希望通过帮助低收入农户提升产品质量并充分利用电商渠道增加收入。我们很欣慰地见证了项目的成长,看到它从2015年的一个合作社,发展到如今包括陕西、云南和内蒙古等在内的19省89县(区)的100个项目合作社,覆盖农户数超过3.6万户,这些数字还在继续增加。”
此次摩根大通的善款通过赠与亚洲(Give2Asia)捐赠于中国扶贫基金会。
“当自身力量不足时,我们需要在机制上进行创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蒲丹惠说,“这个计划就是从机制上,解决产业、人才、培训和推广的问题,将为农村培育更多产业带头人和领军者,从而带动乡村不断完善。”
“这是一件大好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表示,“希望该计划能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上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切实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