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能力再提升 安全度汛有保障 我市加强应对措施有力保障安全防汛度汛

来源:
2019-08-12 11:04
浏览:
收藏 打印

“入汛以来,强降雨已导致我市除芦山、宝兴外的6个县区67个乡(镇、街道)7.2万人受灾,转移人口5430人,倒塌房屋18间。由于预警及时,防范措施到位,全市无人员因洪涝灾害伤亡和失踪。”市水利局数据显示,我市积极应对汛情,尽最大力量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月2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全体会议暨防汛调度视频会议通报,我市8月预计将出现6至7次强降雨,防汛减灾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十天内成功应对

两次山洪泥石流

8月8日下午4点,石棉县栗子坪乡元根村地灾监测员沈从福,前往该村中卡沟、半边街冲沟的两处地灾隐患点开展巡查。今年5月底入汛以来,他几乎每天都在坚持巡查。

“正是因为沈从福根据巡查情况及时发出疏散预警信息,元根村在7月下旬两次出现山洪泥石流灾害前,均提前疏散了危险区域所有村民。”栗子坪乡乡长李志华说。

第一次险情出现在7月20日凌晨。那夜,暴雨如约而至,至凌晨4点渐小。沈从福前往地灾隐患点中卡沟巡查,发现沟内已有少量泥石流出现。当地政府第一时间接到险情反馈后,立即启动应急避险预案。在乡、村两级干部努力下,至清晨6点更大规模山洪泥石流袭来时,位于危险区域内的52位村民和2名电站值班人员,全部提前撤离至安全地带。

沿沟冲下来的泥石流,造成另一处隐患——楠桠河栗子坪段近20米河道淤塞。

“经石棉县委、县政府协调,正在我县驻训的武警某交通部队,迅速调派工程机械前往抢险疏通。”石棉县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至7月21日下午,被淤塞河道在当晚暴雨来临前成功疏通。

居住在被淤塞河道右岸的2户元根村5组村民的险情得到解决。

第二次险情出现在7月29日清晨6点30分。

暴雨后,时刻关注隐患点变化的沈从福,发现该村3组半边街冲沟出现山洪泥石流险情。当日7点10分前,位于危险区域内的27位村民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7点30分左右,山洪泥石流从上游冲下,造成部分房屋基础受损、部分农田受灾,所有人员安然无恙。

再排查 强预警 提能力

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我市第三轮防汛工作检查督导,已从本月5日起启动。

这次检查督导将再次对防汛、布防、备汛等工作进行全面“体检”,并对防汛安全隐患和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立体排查,全力做到“宁可备而无患、不可患而无备”。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强,展示了一份截至7月25日的隐患排查统计表。自今年5月起,每月25日各县区必须上报一次各项隐患排查工作情况。

截至7月25日最新统计数据,各县区已对2814处防汛重点进行排查。其中,山洪易发区1273处,江河防洪工程45处,重要城镇67处,其他887处;共发现隐患145处,已整改销号106处,其余39处均已制定应急预案和措施,并落实专人负责督促整改进度。同时,全市14条主要江河、85座水电站水库、909处山洪灾害危险区的3000余名防汛责任人,均已全部落实到位。

更多措施正在落实中。

再排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要交通干线、桥梁、在建涉水工程,旅游景区、农家乐、居民聚居点,矿山、尾矿库、山地或河谷地区村庄等重点领域、重点部位,8月起继续深入开展防汛隐患排查。

强预警。持续强化各部门联合会商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技术优势,对雨情、汛情、灾情继续全时段监测,并通过全媒体推送方式,实现预警信息全方位无缝推送。

提能力。继续多形式开展应急避险演练,进一步扩大演练覆盖面,确保受威胁区域每一名群众提前知晓转移路线,大力提高广大群众和一线人员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

“我市还将充分发挥水利部门技术支撑应用,以及应急部门综合力量优势,通过‘军民联防、警民联防’,进一步提高救援效率和能力,坚决避免群死群伤。”市防办相关负责人说。

雅安日报/北纬网首席记者  孙振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