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办法多 当好脱贫领路人——记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第一书记何平

来源:
2016-01-26 10:09
浏览:
收藏 打印

  发展良种核桃、建设百亩生姜模块化种植基地、更换自来水管道……1月15日,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党支部书记苏凤鸣细数红星村的新变化,称这些变化是该村第一书记何平带来的。

  何平表示:“我到红星村第一天,就把自己当成红星村人。为家乡办事,不能打折扣,必须尽心尽力,干出成效。”

  去年9月14日,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何平被选派到红星村任第一书记,至今,他已为红星村争取各类建设资金125万元,为红星村改变落后面貌、发展经济注入活力。

  争取资金解决难点问题

  1月15日上午,何平在村委会向龙门乡相关负责人通报了红星村恢复自来水的相关事宜,表示将抓紧时间进行管道采购,尽可能赶在春节前通水。目前,红星村的自来水管网受损严重,急需解决。

  通报结束后,何平与苏凤鸣一起,到该村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路上,许多村民与他打招呼,询问自来水何时能恢复。何平、苏凤鸣停下脚步,与村民一一交流:“我们比大家更心急,正在采购水管,会想办法尽快安装。

  红星村自来水管网改造,是何平任第一书记后抓的重点工作之一。何平到红星村后,主动作为,积极争取资金,预计投入50万元,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同时,红星村9个新村聚居点的雨水排放、微菜园建设,红星村建设70个垃圾池等,都是何平争取到位的资金来解决。

  何平说,在精准扶贫上,关键要在“准”字上下功夫。作为第一书记,首先要沉下来,带着感情结穷亲、细细致致找穷因、扎扎实实断穷根、真真切切翻穷身。

  穷因找到后,用什么办法斩断穷根?何平认为,资金是关键之一,就像红星村饮水难问题,此前,红星村的干部也在想办法,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打牢基础确保持续增收

  何平到红星村后,通过开户主会、座谈会、拉家常等形式进行走访、调查,逐户找准致贫原因。何平认为,脱贫不是短期行为,必须要有长远的致富规划和项目保障,发展产业是根本,“长短结合,以短补长”是措施。

  何平积极为当地更多村民联系“借鸡生蛋”事宜,并用争取来的资金,对建养殖圈舍的家庭给予每平方米30元的补贴;同红星村干部一起,根据红星村土质、气候等条件,结合村民意愿,发展猕猴桃、核桃、生姜等产业项目。

  为提高村民发展积极性,何平用争取到的资金对发展产业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贴,如发展一亩核桃,补助苗木费400元等。

  何平还积极向有关方面争取项目资金,为红星村引进企业或大户,采取村组与企业或大户分红等形式,让红星村解决一直以来无集体经济、缺少发展资金等问题。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彭加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