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初步拟推荐对象
一、“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初步拟推荐对象(3名,含差额1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1.王强,男,1982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该同志自任法官以来,无超审限办案、无错案,案件合格率100%。近三年来主办、协办案件739件,并以“四个推动”的突出业绩被誉为“群众权益守护者”“法治政府助推者”“改革实践奋进者”和“审判业务带头人”。勤学善思,学术论文获国家级二等奖1次,省级一等奖1次、优秀奖3次,被省级刊物采用2篇。严于律己,生活简朴,不利用公权谋取私利,始终以勤政清廉形象影响和带动身边同志。
2.张思敏,男,1983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雅安市名山区新店镇党委书记。该同志不忘入党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在抓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中积极探索,提出了“两湖三带一中心”产业发展规划,如期实现4个贫困村摘帽、404户1120人脱贫。以茶企转型升级为抓手,整治“小、散、乱、污”等问题,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为人正直,清正廉洁,以优良的作风为全镇干部树立表率,以突出的实绩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3.熊光均,男,1982年7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荥经县新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该同志长期扎根基层、躬身实干,通过引进以食用玫瑰和黄金茶为代表的产业项目,盘活土地5000多亩,带动群众增收400多万元。积极探索“特色种植养殖+入股分红”的增收模式,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个性化脱贫方案,让贫困户收入连续翻番。2017年6月,获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驻村干部”称号。真情为民,是群众口中的“及时雨”,在灾后重建期间连续驻守工地6个月,冒酷暑、战暴雨、抢时间,顺利完成4个聚居点建设,让480多户群众及时搬进新家。创新服务理念,设立村级“集中办公日”,推行干部代办服务机制,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严于律己,生活简朴、勤政廉洁,以实际行动树立了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形象。
二、记一等功公务员初步拟推荐对象(9名,含差额1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1.史呷,男,1979年2月出生,彝族,中共党员,现任石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该同志长期扎根少数民族乡镇,用担当实干践行基层干部的初心使命。“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后,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并主动请缨支援芦山县灾后重建,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担任石棉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积极发扬改革精神,在全省殡葬改革试点工作中,探索出“节地生态、政策惠民、分类推进、全域改革”的石棉经验,使全县节地生态殡葬率达100%,并在全省殡葬工作座谈会上交流经验。以真情办实事、惠民生,及时为全县3000余名困难群众落实政策兜底保障,顺利完成安顺彝族乡麂子坪村75户321人的脱贫任务,积极帮助1000余名移民在安顺彝族乡境内安居乐业。信仰坚定,清正廉洁,爱岗敬业,得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2.任俊旭,男,1984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雅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一大队副大队长。该同志从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以来,数年如一日,以“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的工作态度,每天6000多次手势,3000多声口哨,走动近10公里,把三尺交通指挥台变成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心系群众,主动作为,为雅安主城区道路交通指示设施改造收集了第一手资料,并推动重新施划标线62500多米,清除废旧标线12000多米,安装隔离护栏1300多米,安装新增标牌1000多块,拆除废旧标牌300多块,为雅安“双创”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获省人民政府授予“‘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获省公安厅记二等功奖励。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爱岗敬业,彰显了人民警察的无私奉献精神。
3.杨现康,男,1974年4月出生,藏族,中共党员,现任宝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历经多岗锻炼,工作经验丰富,综合能力突出。积极推动完成675户农房重建任务和产业基地、群众饮用水、村组公路、村活动室(卫生室)等重建项目;顺利完成14个贫困村摘帽、1142户3551人脱贫的艰巨任务,建设性地提出的“四统四分”工作方法,被省脱贫办采用并作为经验推广。因工作出色,获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2018年度脱贫攻坚一线优秀扶贫干部”称号。严于律己,坚持带头尊法守法,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树立了优秀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4.余名强,男,1977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汉源县富林镇党委书记。该同志历经多岗锻炼,工作经验丰富,在汉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期间,牵头完成22条主次干道、20条大小梯道、30座公园及富林镇移民安置房屋建设等工作,推动汉源县城实现了由荒山变新城的完美蜕变,获人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被雅安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敢当敢为局长”。工作中敢于碰硬,打造5公里太平村旅游环线,争取500万移民资金,解决新县城堡坎漏水、排污管堵塞、地基下沉等“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坚决抵制各种利益诱惑和歪风邪气,自觉维护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5.张平,男,1974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雅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科科长,凉山州越西县越城镇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队长、越西县越城镇党委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挂职)。该同志担任荥经县新添镇太阳村第一书记期间,克服重重困难,累计落实帮扶项目50余个,争取资金500余万元,帮助全村新修道路18公里,铺设引水管道8公里,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吃水难等问题,并如期实现全村脱贫摘帽,2017年5月获雅安市委、市政府记二等功奖励。2018年6月,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舍小家顾大家,主动投身凉山州脱贫攻坚主战场,一年来,带领全体队员积极帮助镇村两级理思路、定规划、谋发展,顺利实现49户贫困户脱贫,1个贫困村提前一年脱贫摘帽。2019年7月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带领的综合帮扶工作队被凉山州委、州政府评为“十佳乡镇工作队”。严于律己,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廉洁自律,深受干部群众喜爱。
6.胡永军,男,1971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财政局局长。该同志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为民务实。“4·20”芦山强烈地震后,面对组建经开区及灾后重建任务,迎难而上,用一千多个日夜的坚守,保障了经开区28个项目共计24.2亿元灾后重建资金安全。2013年6月,获省委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牵头与农发行深入合作,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筹集资金5亿元,保障了大数据产业项目顺利推进。为解决群众关切的征地拆迁资金使用监管问题,深入征地拆迁一线实地调研,撰写系列调研文章,为经开区加强征地拆迁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提供了重要事实依据及理论支撑。清正廉洁、克己奉公、自觉维护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7.姚健,男,1972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芦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面对“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该同志主动作为、勇担重任,聚焦规划设计、住房改善、城乡建设、行业监管等关键环节,谋实策、出实招、做实功、求实效,5年来,芦山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32.2%提高到42.67%,县城新增城区面积2平方公里,新增、改造城市道路34公里,助推芦山县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2008年6月,获民政部授予抗震救灾工作嘉奖;2008年11月获雅安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授予“雅安市抗震救灾模范”。清正廉洁,实绩突出,得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8.谭庆,男,1977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雅安市雨城区大兴镇党委书记。该同志扎根乡镇基层22年,历经多岗锻炼,面对征地搬迁的复杂形势和尖锐矛盾,带领全镇党员干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一年内征地3016亩,拆除违章建筑800多平方米,创造了征地搬迁“大兴速度”。全力推进“坝区城市化、山区产业化”进程,有效推动了大兴镇经济社会事业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2018年7月,获雅安市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清正务实,坚持下大力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身作则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和利益诱惑,维护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9.潘华燚,男,1972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雅安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该同志始终把共产党人的忠诚干净担当体现在反腐败斗争的方方面面。业务能力突出,多次被抽调参与全国、全省大要案件查办,牵头办理多起雅安市有较大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专家人才”,获省人民检察院授予“四川省检察机关反贪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四川省检察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记二等功奖励。把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作为根本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原则,作风务实,一身正气,深受干部群众信赖。
三、“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初步拟推荐对象(2个,含差额1个,排名不分先后)
1.汉源县委办公室。近年来,面对瀑电移民主库区、地震灾区、革命老区等多区叠加的基本县情和多条战线作战、多种矛盾叠加、多重压力聚集的工作局面,汉源县委办公室忠实践行“五个坚持”,以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抓铁留痕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业务水平当好县委“前哨后院”,聚焦人民满意服务标兵,在服务发展上体现新作为,在服务决策上展现新担当,在服务落实上表现新作风,三年来牵头起草重要文件50余份,跟踪督办民生实事1100余件,办理办结群众来信来电2000余件(次),及时准确报告、发布灾情险情紧急信息,成功应对多起暴雨泥石流灾害,用忠诚担当铸就了靠得住、信得过、离不开的过硬品质,赢得全县干部群众广泛赞誉。班子成员近5年无违纪违规情况发生。
2.石棉县安顺彝族乡党委。安顺彝族乡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大渡河中游,是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强渡大渡河的革命纪念地,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蜚声中外。全乡辖区面积195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9550人。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扛起发展振兴历史使命,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工业园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移民集中安置区等多区叠加的繁重任务中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积极擦亮安顺场、大渡河红色招牌,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12年获省委授予“四川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安顺彝族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乡”“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乡镇”“四川省法治示范乡”,全乡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近5年无违反党风廉政情况。
四、记一等功公务员集体初步拟推荐对象(3个,含差额1个,排名不分先后)
1.雅安市委组织部。雅安市委组织部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以服务中心推动发展为总取向,以从严从实为总要求,担当主责、聚焦主业,务实重行、攻坚克难,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跨越的强大力量,为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雅安市委组织部先后获得2013年全省“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16年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2017年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2018年全市创建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先进集体、2019年全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雅安市委组织部历年来在市级党群系列部门考核中均获得一等奖,部班子成员近5年无违反党风廉政情况。
2.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政府。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位于雨城区北部,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重要支点,是省政府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全镇辖区面积75.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12559人。近年来,上里镇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坚持党建引领,深耕文旅融合发展,做足精品文章,举全镇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全国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国家AAAA级景区”“四川省文旅特色小镇”“四川省文化先进乡镇”。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18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00余元,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近5年无违反党风廉政情况。
3.天全县扶贫开发局。天全县扶贫开发局积极承担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帮扶工作,为联系贫困村争取150余万资金修建“连心桥”,指导建成高山茶园、爱心电商、农家超市等40余个新型实体,发展各类特色产业近5万亩,带动32个贫困村1300户贫困户增收。全面完成全县36个贫困村摘帽,3467户11622人脱贫的艰巨任务,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9.5%下降至2018年的0.1%。因实绩突出,获四川省扶贫开发协会授予“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称号。局班子成员近5年无违反党风廉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