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脱发再生 小心上当受骗 “良心发现”写信书记信箱:揭秘生发店内幕

来源:
2008-11-24 10:10
浏览:
收藏 打印

  拥有一头健康的头发,是现代都市人,尤其是各成功人士及爱美人士的共同愿望。但受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等诸多原因影响,目前在都市人中脱发现象越来越严重,脱发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

  与此相应,市面上各种生发店应运而生,各种生发美发产品也不断充斥市场。面对各种生发广告,患者难辨其中真假。

  11月10日,一封揭秘生发店内幕的信,发到了市委书记信箱中。

  “良心发现”揭秘生发内幕

  这是一封署名为“良心发现”的来信。在信中,“良心发现”表示,自己曾是一名经营某号称全球知名品牌生发产品的加盟商。在经历数年的良心煎熬后,他决然地离开了这个骗人的行业。

  他说,在全国各大知名医院都无法解决的脂溢性脱发,到了生发店,都会告诉患者,说生发店是专利专科产品,医院不行他们能行!之后,生发店便给患者设计所谓的疗程方案,诱骗患者一步一步深入消费。

  当患者用了数千元后,不见效果,即将失去耐心时,生发店便会用高倍数放大监测仪,让患者看看头上的所谓新生小头发,其实那都是患者自己原先就有的小头发,只不过在生发店的忽悠下,继续自欺欺人罢了。此后,生发店所谓毛发专家,继续激励诱骗患者,修改治疗方案,让患者迷途不返。

  “良心发现”在信中称,从客观来说,不管任何所谓知名品牌生发产品,都只对精神性斑秃有一定效果,有效率仅50%左右,比到医院治疗有效率要低得多。就他所在的生发行中,所有的所谓外用生发药品,其实都是化妆品生产文号,根本没有药品生产文号。所谓内服药也都是保健品生产文号。

  “良心发现”说:“我们穿着白大褂却满口胡言说:上药、治疗、疗程、专利等等,把对部分斑秃有效的事例放大到对所有脱发都有效!一句话,希望媒体大张旗鼓地提醒脱发市民:不要盲目迷信所谓专利生发产品,有问题要相信科学相信医院,千万不要自欺欺人把化妆品当药品用!把保健品当药品服!把形式神秘的所谓专业头部按摸,红外线灯照射看成高科技!让那些靠骗人坑人生存的万恶的生发产品自生自灭吧,当然如果媒体能够联合政府有关部门打击整顿生发行业,那将是广大脱发市民的福音!”

  商家虚假宣传立案调查

  据统计,我国25岁-35岁男子患男性型脱发的比例高达40%,总人数已经超过1.5亿;根据新浪等门户网站一项对男性脱发网友的调查,数据显示,其中60%的男性早在25岁之前就发现出现脱发现象,而在30岁以前出现脱发的比例竟超过八成(83.9%),脱发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治愈脱发,无疑是广大患者梦寐以求的事。生发店骗人内幕,关系众多患者的切身利益。11月21日,记者就信中内容采访了雨城区工商部门。

  “由于写信人留下的号码是空号,所以无法与他取得联系。信中也没有反映出具体的经营地址和名称,这给我们的调查处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但就其举报内容,近期,我们已对辖区内所有相关行业进行全面检查。”区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为切实保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针对信中反映的问题,14日,雨城区工商局派出综合股执法人员,对雨城区辖区内的所有生发店,进行了现场检查。

  在现场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位于羌江南路的“岳灵”生发店,在其广告宣传中涉嫌夸大、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目前,区工商局已对此立案调查。

  “消费者可以保存好证据,一旦权益受损,可以消费欺诈进行起诉。”该负责人提醒市民。

  市工商部门同时提醒市民:目前,我市“12315”维权举报网络,已十分健全。请市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发现有违法经营行为时,请直接拨打“1231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或举报,工商管理部门将及时派出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这样将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欢迎所有市民提供更详细的案件线索,便于工商执法人员查处。记者陈鹤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