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丨荒地生金!荥经这个村子靠“菜园子”鼓起“钱袋子”!
春寒料峭,荥河镇王家村却是热火朝天的景象——60万斤娃娃菜即将带着露水“冲”进成都商超,首季毛利润近百万。村民们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谁能想到,这片带着村里致富希望的菜地曾经却是千亩荒坡。杂草坡如何变身“聚宝盆”?答案藏在“党支部+合作社+订单农业”的创新模式里。
2024年,面对2200亩闲置土地,王家村党支部打出组合拳——整合30万元资金,发动村民以地入股,林下套种大豆玉米。一季斩获大豆60万斤、玉米42万斤,80万元真金白银让“荒地生金”从口号变现实。“当年流转、当年见效,荒山也能变金山!”村支书感慨道。
为了提升产量,基地玩转“智慧种菜”——农技专家坐镇选育高山良种,水肥精准“投喂”,产量猛增30%;与成都商超签下“保底价+溢价”订单,凌晨采摘的蔬菜中午就能摆上货架,价格比普通批发高出一成。
土地流转收租金,干活领薪金,年底还有分红股金。基地带动70余人就近就业,户均年增收5000元,村集体年增收超20万。曾经的“留守村”如今成了“就业村”,老人孩子不再“望眼欲穿”。
如今,王家村的下一个目标更“潮”——打造全县最大生态种养循环基地:猪粪变有机肥种菜,菜叶加工成饲料养猪,再配上农业观光园,让游客体验“从农田到餐桌”的绿色循环。
从荒草萋萋到蔬果满坡,王家村的逆袭印证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就是把“土资源”变成“金饭碗”。乡村振兴,这里正书写鲜活样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