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仁乡同盟村新村聚居点 新村美丽 生活幸福
清仁乡同盟村新村聚居点外景
红色琉璃瓦、红色门柱、红色窗框……芦山县清仁乡同盟村新村聚居点的18户人家的房屋主体都以红色作为点缀。村民说,红色好,象征着未来的生活红红火火。10月初,进入新村聚居点建房的农户都领到了新房钥匙。大家在装修新房的同时,新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同时进行。
管网安装完毕 道路即将硬化
24日上午,记者来到同盟村新村聚居点,与一个月前大不一样的是,新村聚居点内的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已经变平整。既是聚居点住户又兼任电工的村民高志洪,正在一户住户外拉电线。10月初新房分到户后,许多人家都开始装修。作为电工,高志洪每天都忙不过来,为每家每户布室内电线。不过再忙也开心,他希望早点把电线布好,让乡亲们好装修新房。目前,全村18栋18户重建户,已有17户在装修。
同盟村党支部副书记文佳说,再过约10天,新村聚居点内的道路、文化健身广场就将全部硬化完工,等安装好路灯、健身器材,整个聚居点就热闹、亮堂了。
为节约土地,给公共基础设施让出更多地盘,同盟村采取共基不共墙的方式,2户一个单元,共设置了3条3米宽的消防通道,一条4米宽的主街道。新村聚居点内还有中心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绿化带等,为村民健身、跳舞、休闲提供了方便。
现场,新村聚居点内的地下管网已经安装完毕,各类公共基础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参与灾后重建 见证新村成长
“从地震那天开始,我们就为重建发愁!”黄万琴说。姜国友、黄万琴夫妇地震前住在同盟村齐心组。地震震垮了他们的木结构房。灾后重建,建房的材料怎么运进去?那个时候,夫妇俩整天为修房眉头紧皱。得知政府要建新村聚居点后,姜国友、黄万琴夫妇很高兴,第一个报名进新村聚居点。为挣钱,姜国友到甘肃打工,黄万琴参与新村聚居点建设,一边挣工钱,一边监督质量,是新村聚居点的见证者。
对新村聚居点,黄万琴一连说了3个“好”——房屋布局好、施工质量好、基础设施好。姜国友在甘肃打工一年,挣了几万元,黄万琴在新村聚居点打工,也挣了一些钱,加上政府贴息贷款,夫妇俩总算把新房款凑够了。为尽早住进新房,拿到新房钥匙后,姜国友回到家乡,夫妇俩联手装修。
感谢党和政府 村民很满意
当天,姜国友、黄万琴正在新房里忙碌。看到记者进屋,姜国友放下手中的活儿,笑呵呵地说,自己泥、木工都会一点儿,为节约开支,装修没请匠人,两口子干。新房内,地砖已经铺完,墙面仿瓷也刮了第二层。“房间门已经订好了,过两天拉回来后就安装,仅装修这一项,就可以节约工钱上万元。”
而与姜国友、黄万琴夫妇不同的是,高友兵、高勇父子俩对泥木工都是外行。为节省开支,从没拿过砖刀的他们,新手上路干起铺地砖、刮仿瓷的专业活。虽然自己干速度不快,但高友兵不担心,慢工出细活。
“我们做梦都没想到能住进这么美丽的新村,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这是新村聚居点里村民们的共同心声。乡亲们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路通、水通、电通,还有供大家休闲娱乐的设备设施,他们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