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 大渡河畔产业兴 乡村振兴后劲足

来源:
2025-09-04 09:59
浏览:
收藏 打印

刚完成高接换种的黄果柑

□ 转载自《雅安日报》记者 吴丹

近日,石棉县大渡河畔的群山间飘荡着瓜果的甜香,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的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从黄桃、猕猴桃的甜蜜产业,到黄果柑的“华丽转身”,石棉县正以产业为基,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

眼下,海拔1000米至1500米的石棉县安顺场镇、蟹螺藏族乡、美罗镇、回隆镇等地,猕猴桃已进入丰收季。

9月1日,在蟹螺藏族乡江坝村成片的猕猴桃园里,青翠欲滴的猕猴桃掩映在绿叶间,果农们正手脚麻利地摘下一颗颗饱满果实,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当地果农王林望着挂满枝头的翠香、G3等品种的猕猴桃喜上眉梢。“全乡近1000亩猕猴桃已被全部订购!”王林说。该乡猕猴桃从8月上市持续至10月,得益于“家庭农场+企业+农户”的销售模式,线上销售额占比逐年提升。

目前,已有6家收购商与蟹螺藏族乡果农签订购销协议,根据品种、品质差异确定收购价,最高达9.6元/公斤,且均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4元的价格收购。

作为蟹螺藏族乡猕猴桃产业的示范带头人,王林自2013年起种植发展猕猴桃,最初正是看中了当地的自然地理优势。“当初到蒲江等地考察经果林,就是想着这比种植普通农产品收益更高,于是便引进了红心猕猴桃,后来因果树患上溃疡病而遭受了损失。”王林说,此后他辗转陕西省等地学习种植技术,又引进翠香等猕猴桃品种,还成立王林家庭农场,带动周边300余户群众广泛种植猕猴桃。

看中蟹螺藏族乡猕猴桃的优良品质,不少收购商成了回头客,今年更是提前将全乡猕猴桃订购一空。为进一步扩大销路,王林还探索“企业+农户”收购新模式,试点将自家20亩G3猕猴桃以6元/公斤的保底价卖给收购客商——按协议,客商会将销售价与收购价差价的四成返给果农。

“G3猕猴桃又称新西兰奇异果,收购商会销往国外。这个品种不仅品质好,亩产也能达0.5万公斤左右,收益很可观。”王林介绍。如今,蟹螺藏族乡猕猴桃产业日渐壮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石棉县将猕猴桃列为特色农业发展产业,目前种植面积近4000亩。据石棉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站长张家志介绍,全县11个乡(镇)通过主体带动发展猕猴桃产业,主要种植翠香、红心等品种。

Image-200066573804

村民采摘猕猴桃

黄果柑迎来“甜蜜转型”

丰收的景象并不仅有猕猴桃的上市。在石棉县新民藏族彝族乡马厂村、美罗镇坪阳村等地的黄果柑果园里,黄果柑也迎来了“华丽转身”。

9月初,在新民藏族彝族乡马厂村果园内,300亩左右的甘平橘树上已缀满果实,随着养分的持续积累,果子将逐步达到商品果标准。在另一边,今年2月启动高接换头的黄果柑树,如今已枝叶青翠,静待明年试花。

这场“甜蜜转型”源于市场倒逼。此前,石棉黄果柑市场价格低迷,地头价一度跌至1元/公斤。“我们不能坐等柑橘市场变化,得主动求变。”马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江国说,马厂村是石棉县最早种植黄果柑的村落,更该主动探索新路径——2021年起,该村多次派人赴蒲江等地考察,还向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等院校进行咨询,并结合本村自然地理条件,最终确定引种甘平、明日见柑橘品种开展试种。

“每个品种都要考虑本地的适应性,才能大面积推广种植。”刘江国说。2023年,试种的甘平投产即卖出8元/公斤的好价格,去年更以14.4元/公斤的价格直供一家企业,效益十分可观。

经过多年实践,马厂村总结出一套甘平柑橘的管理经验。为保障高接换种的品质、产量及农户积极性,当地从蒲江一家农场筛选880余公斤一代枝条用于嫁接,还在全村推行“产供销一体化”模式——从农业物资供应到种植技术指导,均由村集体经济管理的石棉县马厂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兜底,果农无需操心销售,只需专心做好种植管理。

不仅如此,当地还与成都一家大型水果收购商签订10年购销协议:每年果树试花后,收购商按每公斤2元的标准向农户支付鼓励栽种资金,销售阶段则按保底价加“随行就市”原则收购。

如今,马厂村已完成2000亩以甘平品种为主的黄果柑高接换种,既提高了果农收入、解决了销路,也为当地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类似的发展场景也出现在美罗镇坪阳村。“把黄果柑换成甘平,嫁接成活率高,次年单株就能初挂果15公斤。”坪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晶介绍,甘平的果实甜度高、汁水足,批发价稳定,远高于黄果柑售价。

“美罗镇黄果柑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是全县黄果柑主产乡镇。在黄果柑树上换种甘平,产业恢复速度快,能最大程度保障果农收入。”美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戈晋东说。

为确保“甜蜜转型”成功,石棉县农业农村局还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果农掌握品种改良及高接换种技术。

截至目前,石棉县以黄果柑为主的柑橘种植面积达5.2万亩、年产量11万吨;其中,高接换种(品种包括甘平、明日见、金秋砂糖橘、爱媛、血橙等)的柑橘种植面积为1.83万亩、年产量2.6万吨、产值达1.56亿元。

“为助推柑橘产业提质增效,我们一方面依托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技术优势,构建‘科研院校+科技特派员+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四级联动体系,持续推进柑橘品种优化;另一方面出台奖励扶持政策,鼓励利用柑橘园空置行间、高接换种后的果园套种节水抗旱稻、大豆等粮油作物。”张家志介绍,此外还推行“统一嫁接、统一修剪、统一植保、统一肥水管理”的“四统一”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在专业化团队作业下,柑橘嫁接成活率提升至92%,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95%。

在政策扶持层面,石棉县出台《2025年石棉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奖励扶持政策》,围绕柑橘生产、销售、品牌培育等全产业链给予支持,鼓励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柑橘品种优化、黄果柑老果园盘活利用、农产品品牌创建推广、农产品市场拓宽等方面发力,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增效。

从黄桃、枇杷的甜蜜产业,到黄果柑的“华丽转身”,大渡河畔正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随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这片红色热土愈发充满勃勃生机,并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阔步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