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攻坚 芦山“亮剑”
不足100天,距离省委、省政府下达的9月底前“完工项目和完成投资项目均达到85%”的目标,芦山县灾后恢复重建至少还要完工109个项目,完成投资8.63亿元!
正如芦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重建办主任王华所说:“灾后重建是伟大和光荣的事业,而灾后重建工作则充满艰辛和挑战。”
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工项目411个,竣工244个,占“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350个项目的69.71%。已累计完成投资19.69亿元,占“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项目投资27.68亿元的71.13%。
时间短,任务重,是摆在芦山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梳理灾后重建中存在的主要困难,芦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当即批示:迎难而上,敢于担当,打响灾后重建“百日攻坚”大会战。
7月14日,芦山县召开灾后重建“百日攻坚”动员大会,在全市率先展开了“百日攻坚”工作。该县对全县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对当前项目实施、工程变更、质量监管、征地拆迁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对9月底前完成的目标再进行了一次全面安排部署。
芦山人,正以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加快建设灾后美丽新芦山!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7月20日,芦山骄阳似火。
“您好,他现在不在办公室,去工地调研,进行现场办公。”电话不停响起,芦山县重建办工作人员王学成放下手中正在赶写的材料。
此时的重建办办公室,只剩下3个忙碌工作的工作人员。记者询问其他人的去向,王学成说:“距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还有不到100天,凤禾中心校的进展情况缓慢,领导带着各个部门的人去现场办公了。”
现场开会,现场解决问题,这样的事儿在重建办不是新闻。
在烈日下,记者来到正在施工的芦山县凤禾中心校灾后重建现场,王华带领重建办的人员正和县教育局、县质监局工作人员一起开现场办公会。“不到现场来,解决不了问题。”
在“百日攻坚”中,芦山县委、县政府针对教育、市政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灾后重建项目,提出了明确的工程竣工时间要求,确保9月底前完成重建任务。“芦山在统筹灾后恢复重建中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全县412个灾后重建项目中直接惠及百姓的项目就有273个。”
目前,芦山已进入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工作重点已经从最初的项目前期工作转移到督促项目进展和项目质量监管上来。为此,芦山县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身影总是出现在芦山灾后重建的一个个现场。
“争取资金和项目不易,要对得起各级部门给予的关心,对得起老百姓的期望,对得起社会各界向芦山倾注的爱心。要用好每一分钱,向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王华说。
人人有任务
个个有项目
回到县重建办已是下午,王华参加了一个会议,又一头“扎”进办公室,与县重建办的同志一起讨论如何落实责任,如何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确保100天之内能够完成目标任务。
《芦山县“5·12”灾后恢复重建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个部门承担的责任。
“倒排工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定每个月要完成的任务,县纪委、县监察局、县重建办、县委目标督查室、县政府目标督查室、县效能办对重建工作进行督查,把灾后重建工作纳入对乡镇、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把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干部能力、水平、素质、品质的检验熔炉,完不成任务实行效能问责。”王华介绍。
5月以来,连日阴雨和征地拆迁工作缓慢推进成了芦山县灾后重建工作中最大的“拦路虎”。
为了进一步加快征地拆迁,芦山县确定,由县委副书记、县长范继跃亲自挂帅,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徐瑞勇,县政府副县长何卫平、高林、高体强等组成领导班子,带领县征地拆迁组全体人员,迅速对每一个受阻项目进行梳理、研究,在讲清政策、兑现政策的同时,依法依规强力推进征地拆迁进度,确保7月底完成征地扫尾工作任务,8月底完成拆迁任务。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我们对打赢这场灾后重建‘百日攻坚’大会战,奋力夺取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充满了信心!”王华表示。
胡玉婷记者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