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 名山茶产业实现产值7.6亿元
上半年,名山县茶产业持续发展,全县茶叶总产量达2352.7万公斤,总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12.5%。此外,“蒙顶山茶”证明商标使用企业新增2家,使该县“蒙顶山茶”证明商标企业达到14家之多。
茶业发展开局良好
茶园增产茶农增收
今年上半年,名山县茶产业发展开局良好,除了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外,茶业助农增收效果显著,全县投产茶园目前面积也已达到24万亩。
春茶采摘期长、价格高,直接带动了茶农增收。据初步统计,今年该县春茶产量达1253万公斤,较去年减产18%,但产值为5.2亿元,较去年增加11%。其中,名优茶产量达776万公斤,产值近4.7亿元,较去年增加3%。经测算,春茶生产使该县农民人均增收130元。
受去年暖冬气候影响,今年春季前期气温较高,茶芽萌动较早,名山县茶园开园时间提前。2月6日,双河乡茶农开园采茶,宣告全县茶园开始开采,比去年提前了2天,随后,万古、解放、红岩等乡镇亦开始采茶。到2月底,春茶生产进入高峰期,受贵州、云南干旱,江苏等地遭受雨雪灾害的影响,名山县鲜叶价格一路飚升,价格最高曾达到每公斤100元。特别是今年春茶生产周期长,名优茶产量实现了显著增长,进一步促进了茶农增收。
为确保今年春茶增产增收,名山县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要求全县有关部门、企业和乡镇及广大茶农全力抓好春茶生产,确保茶叶增产增收。同时,制发《春茶管理的技术要点》,帮助茶农做好茶园春管。
到了春茶采摘期,该县又及时启动县、乡镇、村组的春茶用工服务平台。名山县茶业发展局配合县委农工办、县就业局,启动县级用工平台,指导20个乡镇乡级用工服务平台,结合“三农”服务工作,把用工服务延伸到村组和农户,落实专门人员,指导茶农与外来用工建立长期较为固定的用工关系,广泛发布春茶用工信息,及时缓解了用工难问题,全面保证了春茶生产。
强化茶园管理培训
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
上半年,名山县着力于创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年初,该县筹办了名山县创建现代农业产业(茶叶)基地强县工作会,规划和落实相关创建标准与验收标准。同时,建立了万亩核心示范区3个(中峰万古新店片、茅河片、双河片)。
在核心示范片区,名山县加强对茶农的茶园管理技术培训。上半年,该县共完成茶园种植、安全生产、采摘等技术培训25期,培训茶农4600人次,印发生产技术资料3.5万份。
同时,该县先后为广大茶农提供机动喷雾器400余台,组建专业防治队伍35个,大力开展茶园统防统治,使茶园专业化防治面积达21.5万亩。此外,还推广绿色防控,推广“茶+桂”“茶+果”“茶+草”等栽培模式,建立生物多样性茶园7.5万亩,并在核心基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扦插粘虫板。
上半年,名山县致力于加强茶树病虫监测,定期开展病虫监测预报。该县按时发布《茶叶信息》,及时准确提供病虫预报信息,减少施药范围和施药面积;按时发布《名山茶业信息》,及时通报产业有关情况,指导茶业工作开展,从而确保了今年春季病虫发生较轻,施药次数大幅度减少,农药投入降低。
经过不懈努力,6月21日,名山县正式上报了《评选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茶叶)基地强县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