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5.12大地震之雅安记忆

来源:
2008-07-08 11:08
浏览:
收藏 打印

《震撼》目录

雅安,雄起!(代序)

第一章  大难袭来
魂飞“5.12”……………………………………刘丽
悲伤的五月  黑色的记忆………………………程普
无处藏身…………………………………………傅小婷
“幽灵”来了……………………………………周丽婷
震撼的大地………………………………………梅香
死里逃生…………………………………………王金贵
地震时,我们都很恐惧…………………………余明芳
地震那天…………………………………………李依凡
废墟下的生死时刻………………………………高晓军
地震后,我不再想死……………………………陈嶷
一名记者的地震日记……………………………江宇
大灾中的“倾城之恋”…………………………曾美丽
他们,在地震中远去……………………………陈嶷
“5.12”之痛……………………………………唐世平

第二章  大军驰援
“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敬迎涛
悲情雅安的温情记忆……………………………陈果
答卷,交给历史…………………………………戴伟  陈果
紧急驰援…………………………………………罗光德
立体废墟上的生命奇迹…………………………李锡荣
三上危楼救学生…………………………………杨三军
余震里,看守所连夜转移………………………叶斌
挺进绵竹第一团…………………………………李国斌  陆睿
寻找“神鹰”……………………………………李国斌  陆睿
不出把力心难安…………………………………范云全
赛跑,在夹金山上………………………………郑国君
震不垮的“生命线”……………………………刘乾能  高波  李娜
感恩………………………………………………刘毅

第三章  大爱无边
亲人,我们对你说………………………………高玉琼
灾难一瞬  爱心永恒……………………………高富华
天南海北一家人…………………………………陈果
把生命高高举过头顶……………………………郝文
因为有爱  所以无情……………………………高晓军
守护之翼,为孩子张开…………………………傅小婷
三千人  一个家…………………………………高晓军
几千人共用一个名——志愿者…………………高富华
温暖的光亮………………………………………陈果
老汉捐出救命钱…………………………………彭加权
支书家传出读书声………………………………周万龙  罗光德
大地之书…………………………………………何永飞

第四章  大悟人生
今夜………………………………………………代学宁
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钟春燕
废墟上的生命……………………………………杨兴品
月祭………………………………………………杨贤斌
我从汶川归来……………………………………陆睿
感动………………………………………………刘乾能
敬畏生命…………………………………………代学宁
职责高于生命……………………………………周代庆
学会懂得灾难……………………………………余洋
活着,就是幸福…………………………………杨艳萍
与希望一起飞翔…………………………………陈果
我们的惦念………………………………………铁凝
小镇的居民………………………………………卫铎

后记

全国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37位英模(代表)联名作序
记录雅安地震记忆图书《震撼》本月面世


    真实记录历史、弘扬时代精神。7月10日左右,由雅安市记协组织编写,全国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37位英模(代表)联名作序的纪实性图书《震撼——“5·12”大地震之雅安记忆》(以下简称《震撼》)将与我市读者见面。
    记者从市记协了解到,参与编撰大型纪实图书《震撼》的所有编辑、作者均不领取稿酬,并将把全部收益捐助灾区的教育事业。
    “雅安,雄起!”包括成都军区某师参谋长王毅、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在内的全国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集体签名,为《震撼》一书联名作序。
    37位英模(代表)希望通过他们发自内心的呐喊,激励在“5·12”地震中饱受灾难的雅安人民走出阴影,树立信心,重建更加美好的新雅安。
    得知该书编辑、作者均不领取稿酬,并将全部收益捐助灾区教育事业后,37位报告团成员深受感动,联合撰写了一篇600余字的文章,作为该书的序言。
    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带头在文后签名,她说:“传递实情,传递希望,传递信心,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突出真实性,强化故事性,兼具史料性,注重文学性。我们相信,这部书面世后,一定会不负重望。”记者从市记协了解到,《震撼》一书在坚持真实记录历史、弘扬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在编排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方面下足了功夫。
    该书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大难来袭”,通过真实记录11名普通市民在地震中的经历和震后的生活状态,原生态地再现了灾难袭来的惊魂瞬间;第二部分“大军驰援”,用报告文学的手法反映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帮助受灾群众共渡难关的同时,以大量篇幅再现惊心动魄的救援场景,聚焦我市军民在增援其他重灾区的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寓干群同心、手足情深的主题思想于真实自然;第三部分“大爱无边”,用一定篇幅反映了湖北、海南和北京军区对我市的无私援助,并通过讲述8个发生在老百姓中间的温情故事,升华了“大灾大爱”的主题;第四部分“大悟人生”,选登了12篇本土作者地震后关于人生反思和价值追问的文学作品,对读者净化思想境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润物无声的积极意义。
    此外,每个部分还配发了大量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现场照片和一定数量的诗歌。
    据悉,《震撼》一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开出版,目前已经进入排版印刷阶段,7月10日左右将与我市读者见面。
记者  曾毅(来源:雅安日报)


7月12日《震撼》首发


  一段关于“5·12”大地震的雅安记忆……
  一本打动了37位英模代表的报告文学作品……
  一个个催人泪下,动人心魄的感人故事……
  一部经历过大地震的人都不该错过的好书——
  
  这是一部真实记录“5·12”大地震雅安记忆的生动字典。地震期间,你所看见的以及你没能看到的,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记录雅安的灾难表情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大地震颤,乌云压顶,山河呜咽。
  雅安,四川6个地震重灾区之一。
  从黑夜到白天,从城市到山村,大难袭来时,在这座充满魅力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里发生了什么?地震对这里的人们产生了什么影响?人们各自经历了怎样的惊魂瞬间?怎样走过那一段段悲喜交集的心路历程?
  回忆总是片段、零散的。有形、无形,太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需要记录和表达。
  雅安市记协发起并组织编写的大型纪实图书《震撼——“5·12”大地震之雅安记忆》(以下简称《震撼》)以纪实手法,真实记录下地震时的雅安表情,多角度审视地震对雅安的影响,站在更高的维度来丰富和充实人们对于这次地震的雅安记忆。
  “这是目前第一本由重灾区出版发行的全方位记录地震灾情、图文并茂的书籍,是一本极具收藏价值的书籍,每个关心地震的人都该看看。”一位看过初稿的文化界行家评价。
  为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该书四个部分都分别配发了大量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现场照片和一定数量的诗歌。书中收录了大量珍贵的现场图片,有60%以上是没有发表过的。
  记忆中的悲情与温情
  《震撼》一书的封面设计匠心独具,厚重大气。
  记者看到,该书的封面在大片黑和灰的沉重基调下有一抹艳丽的红,突兀而具有生命力。
  设计者张雅麟解释说:“我们关于本次大地震的记忆有两个层面,一方面它是创伤、是充满悲情的灰色调,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友爱,它们是温暖人心的亮色调。二者都直接触及我们的灵魂深处。”他表示,悲情和温情,读者可以同时从这本书里感受到。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该书以40余位记者的视角,真实记录下11位雅安普通市民对灾难的感受和他们震后的生活状态。他们有的被埋在废墟下数小时后获救,有的在大难临头时,不惧危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其他人安全撤离,有的因为这场地震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
  作为普通人,他们失去,他们得到,他们重生。
  在时间的车轮下,历史正是由千万个普通人谱写。
  真实丰富的故事和深刻的思想性,读者同样可以从《震撼》一书中感受到。“讲述的都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感人故事,让人潸然泪下的同时又催人奋进。”该书主创人员介绍。
  《大难来袭》的编辑之一程普认为,书中作者们没有过分渲染主观感受,多以记录者的客观视角进行观察和记录,讲述了普通市民对大地震的感受。“灾难教会我们学会理性,提醒我们加强地震时自我保护技能培养。”
  在此书征稿启事发出的当天,一个电话就打到了编委会,在询问了征稿的有关要求后,这名作者多次发来短信,希望能在工作之余帮助义卖捐款,他说:“我是一个普通的公民,只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雅安军分区在第一时间派出民兵预备役人员奔赴绵竹、什邡等重灾区,救助当地受灾群众。湖北、海南等兄弟省份雪中送炭……
  这些温暖的亮色调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来表现,扣人心弦,给人启迪。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收录了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女士为我市宝兴县女孩所写的一段文字和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为雅安抗震救灾题写的墨宝。
  在此书的编著过程中,37位全国抗震英模(代表)听说雅安的灾情后,尤其是当得知《震撼》的所有编辑、作者均不领取报酬,并将把全部收益捐助灾区的教育事业后,立即联合撰写了一篇600余字的序言。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教授在获知这一消息后,连连称赞创意很好。他主动联系该书编委,要求为该书签名,以此来支持雅安人民恢复灾后重建的信心和决心。
  全国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的成员们工作异常繁忙,记者了解到,他们中的8位代表是在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上为《震撼》一书签的名。
  收益捐赠教育事业
  记者注意到,《震撼》一书的封面上有一行小字:“志愿者编著”,封底的中央是两只手合在一起拼成的心型图案。
  “我们所有的编辑记者都是志愿者,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市记协秘书长陈果说。事实上,在该书的筹划之初就已经决定要将所有收益用于教育公益事业。
  “对于广大市民来说,购买此书,既留了一份记忆,又献了一份爱心。这是很有意义的!”该书策划人员说。
  他表示,《震撼》的所有编辑、记者都是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编写工作。
  “每个人都将各自的努力发挥到了极致。”陈果告诉记者。
  说话的功夫,他又接了几个电话。
  原来是雅安几家书店的负责人打来的电话。新华文轩雅安书城的负责人侯永俊说:“我们看了报纸上关于你们这本书的介绍,你们全部编采人员都是志愿者行为,很受感动。这个活动有意义,我们也要为雅安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力,我们将全程参与义卖!”
  据了解,《震撼》一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开出版,截至记者发稿时,已经付印,预计7月12日在“5·12”大地震发生2个月之际,在市区假日广场举行首发式。记者 曾毅(来源:雅安日报)

7月12日《震撼》首发

  一段关于“5.12”大地震的雅安记忆……
  一本打动了37位英模代表的报告文学作品……
  一个个催人泪下、动人心魄的感人故事……
  一部经历过大地震的人都不该错过的好书——

    真实记录历史、弘扬时代精神。7月12日14时28分,由雅安市记协组织编写,全国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37位英模(代表)联名作序的纪实性图书《震撼——“5.12”大地震之雅安记忆》(以下简称《震撼》)将在市区假日广场举行首发式。
    “雅安,雄起!”包括成都军区某师参谋长、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在内的全国抗震救灾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集体签名,为《震撼》一书联名作序。
    得知该书编辑、作者均不领取稿酬,并将全部收益捐助灾区教育事业后,37位报告团成员深受感动,联合撰写了一篇600余字的文章,作为该书的序言。
    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带头在文后签名,她说:“传递实情,传递希望,传递信心,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突出真实性,强化故事性,兼具史料性,注重文学性。我们相信,这部书面世后,一定会不负众望。”《震撼》一书在坚持真实记录历史、弘扬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在编排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方面下足了功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