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飘香时 企业生产忙
工人们忙着制作春茶
□本报记者 郑雨莎 市融媒体中心 张天幸
三月的春风轻柔地拂过,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名山区漫山遍野的茶树吐露鲜嫩的新芽,生机勃勃。3月10日,走进名山区红星茶叶加工园区,春茶产销旺季的热闹景象展现在眼前。
刚靠近四川新毫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制茶机器的轰鸣声清晰传来。走进车间,几台制茶机正开足马力运转,杀青后的茶叶源源不断从传送带滚下,浓郁的茶香瞬间四溢开来,弥漫在空气中。
放眼望去,整个车间内,工人们忙碌而有序的身影在机器间穿梭,他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全神贯注地忙于春茶生产,全力以赴抢占市场先机。这样忙碌的生产场景,在园区内的多家茶企车间同时上演,制茶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春日奋进曲。
在万懋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杀青、揉捻、贴锅、做形、烘干……一道道传统制茶工序在现代化车间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30余名制茶工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双手在茶叶与机器之间灵动地忙碌着,蒙顶甘露的独特香气在车间里飘散。
“我们是最早一批开始生产茶叶的企业,已经生产十多天了。”万懋茶业有限公司管理人员丁林红一边忙着手中的工作一边介绍,“目前每天能够收1500公斤鲜叶,生产干茶约250公斤,主要销往安徽、江苏、南京等地。”他满怀信心地表示,后期随着鲜叶量的增加,干茶产量也将大幅增长,届时每天将生产1500公斤干茶。
隔壁的雅安市瑞祥茶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同样热闹。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高效运转,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工人们在一旁认真监控着设备的运行状态。
和万懋茶业一样,瑞祥茶叶公司目前每天能制作两百多公斤干茶。“我们引进的自动化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保证了茶叶品质的稳定性。”谈及企业发展,雅安市瑞祥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朱科宇说,先进的设备为春茶生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近年来,名山区红星茶叶加工园区紧扣乡村振兴,聚焦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产业集聚、品牌赋能、绿色转型”三大路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目前,园区内共有15家茶企,其中规上企业5家,带动就业200人。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园区春茶生产整体规模呈现出扩张态势,产量预计同比增加15%以上。”园区负责人雷春福表示,这种变化背后,既受到气候、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影响,也得益于园区、企业与茶农在新种植技术推广和生产管理方面的持续优化创新。下一步,园区将通过整合资源、技术创新和精准服务,持续优化春茶生产全链条保障能力,同时关注市场趋势与茶企需求动态调整策略,助力茶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