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发展不放松 震后芦山再登高——芦山抗震救灾纪实系列报道之四
震后芦山第一次集中签约
“受灾不是放慢速度的理由,而是对加快发展的要求!”
“抓抗震救灾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是支持抗震救灾!”
规划着眼于发展,产业恢复着眼于发展,芦山,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促进、双胜利”的要求,通过发展把芦山建成生活更富裕、生态更优美、生产更现代、城乡更协调、社会更和谐的幸福美丽新家园。
穿越灾难,芦山再出发;站上新起点,芦山再登高。
加大支持
积极助力产业恢复
6月13日,走进芦山百思得包纱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刚到大门口,便能听到车间里纺织机器传出的“沙沙”声。
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工人们戴着白色工作帽,系着白色工作围裙,一丝不苟地在车间里忙碌着,手脚麻利。
2012年,芦山有19个总投资11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相继落户、投产、达产,带动了新型工业持续发展,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百思得包纱,就是这19个项目之一。在芦山,以差别化纤维为重点的现代轻纺产业和以电极箔、电容器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进一步做大,占规上普通工业比重62%。同时,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现代轻纺、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其他多个配套产业的工业体系。
受灾不是放慢速度的理由,而是对加快发展的要求。
事实上,5月7日,经过排危、设备调试,芦山县最大的纺织企业之一——青衣江纺织有限公司开启了一条生产线,企业实现复产。
青衣江纺织有限公司的车间女工吴惠芳说,接到公司电话通知上班后,自己提前一天就回岗位了,“家里都安顿得差不多了,自己也想早点出来做活路。”
纺织企业的恢复生产,意味着该县产业恢复重建起步。
青衣江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舒庭敏告诉记者,企业去年产值达到9000万元。但地震中,厂房的房顶被拉裂,车间部分墙体倾斜,精度要求很高的设备出现位移、扭曲。“当时请专家评估,至少要1个月后才可能部分恢复生产。”
芦山县纺织协会会长张德邻介绍,由于纺织机器是精密设备,受地震影响很大,全县16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全部停产。
舒庭敏说,4月29日恢复供电后,公司立即组织员工清理废墟,检修设备,积极自救,争取早日恢复生产。“我们十几个人硬是把弯成S型的生产线扯直,再检查修复,终于能恢复部分生产了。”
由于原料、配件运送还需时间,“青衣江纺织”全部恢复生产还需时日。舒庭敏告诉记者,企业目前最大的压力还是资金问题。
不过令舒庭敏和他的同行们欣慰的是,各相关部门对他们很关心。就在记者采访时,银行系统、保险系统两队人马分别来到公司,具体了解企业受灾及需要帮扶的情况。
工商银行雅安分行副行长胡荣刚告诉记者,目前芦山县纺织业绝大多数企业都在工行进行授信贷款,震后工行派出数个工作小组进入每家企业进行了解,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帮助。“我们在浮动利率上给予优惠,同时增加一些贷款,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芦山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地震后,一方面他们积极与供电企业、供水公司进行协调,尽早抢通水网、电网,为企业早日恢复生产做好准备;一方面,高水平规划7平方公里产业园区,合理安排产业布局,为新签约项目提供用地保障。
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芦山县共26家规上企业复产,规下58家企业复产。其中纺织行业有邦源科技、青衣江纺织、广合化纤、百丝得包纱、华睿织布、龙翔纺织、成达纺织、菲达纺织、通达纺织、贵均纺织、新丝路包纱、华美包纱共12家企业部分复产。政府将积极帮助企业,加大支持园区建设力度,完善产业链发展,使芦山产业尽快恢复乃至超越震前水平。
化危为机
提档加快转型升级
产业,有“发展骨架”之喻,产业发展是一座城市、一个区域发展的支撑。灾区持续发展,根本在于产业振兴。农民持续增收,根本也在于产业提升。
5月31日,芦山成立“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办公室,其中产业重建发展组被单独列为一组,由县委副书记担任组长。
地震后企业对投资芦山是否有信心?对芦山的经济发展是否有信心?
让事实说话。
5月12日,包括芦山铝土矿勘探项目在内的五个重点项目正式落户四川雅安市芦山县,签约仪式在芦山县“4·20”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板房里举行。此次签约企业分别为新引进企业和震前落户芦山震后追加投资的企业,当天签约资金达163.5亿元人民币。
签约企业之一,中国天诚(集团)总公司是一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国有全资企业。公司将投资50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在芦山建成养老中心、会议中心等项目。
“震后的芦山人民不等不靠、坚强勇敢的精神感动了我,在芦山投资,我们信心十足!”天诚集团代表在签约仪式上说。他告诉记者,从自己在签约书上签字那刻起,投资建设项目就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四川中际轻质碳酸钙项目拟选址在芦山县向阳工业小区,计划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成生产钙粉和防水材料为主的三条生产线。建成全面投产后,年产值达20亿元人民币,利税5亿元。项目负责人周安虎说,地震并没有动摇我们投资芦山的信念,芦山人民团结抗震自救的精神令人敬佩。我们更要勇敢地“走进芦山、投资芦山、建设芦山”,为芦山的灾后重建添砖加瓦。
在扶持受灾企业加快恢复生产的同时,更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改造、淘汰落后产能。
天诚集团负责人表示,提档升级,于雅安、于企业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雅安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变成招商选资;企业则需要投资更高科技含量、更多附加值的产业,双方才能一拍即合。
不仅如此,震后,芦山还相继参加了央企入川、港澳企业四川行等活动的大型签约仪式,相继签回了大单。
芦山县委常委、副县长邹克灵表示,芦山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在灾后重建规划中,芦山将打造纺织、旅游、根雕艺术之都等几个百亿元产业园区,并对原来的产业园区进行上档升级。
有了输血,如何将其变为造血,还将进一步考验芦山县委、县政府的执政能力。
化危为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在未来三年、五年、七年甚至更长时间,芦山灾区还会显示出发展振兴的更大爆发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一个全面小康、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记者 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