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养殖能手 和村民一起致富——陈汉庆和她的野猪养殖事业
近日,记者来到陈汉庆的养猪场时,她正拿着青草喂养小猪,查看小猪的生长情况。
与普通家猪不同的是,这些猪毛色黄、红、麻、白相间。“这是家猪和野猪杂交的混血野猪。”陈汉庆说。
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雨城区大兴镇的陈汉庆萌生了养猪致富的念头。她筹集到20多万元,承包了500多平方米的土地,修建起养猪场。
在自己搞野猪养殖见了效益后,陈汉庆又带动周围村民成立合作社,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走上特种养殖之路
陈汉庆的养殖事业并不顺利,养殖的头一批猪不久就出现了高热病症,相继死去。刚起步的事业就受到如此大的打击,陈汉庆也有些灰心,正当考虑是否坚持下去时,她从一档致富节目中受到启发,开始养殖抗病力强、营养丰富的混血野猪。
从此,陈汉庆的养殖事业走上正轨,并在2009年将养殖场面积扩大到2500平方米,年出栏野猪达到近1000头。
和乡邻一起致富
养猪有了效益,自己美在心里,别人也看在眼里。周围的村民纷纷表示,想要跟她一起走特种养殖路。
陈汉庆说,抱团发展,共同经营,走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才是明智之选,于是2010年由其带头成立了雅安市科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有6户养殖户。
成立合作社后,养猪场发展更快,规模不断扩大。去年,养猪场再次扩建,现在,合作社的养猪场占地达到11亩,养殖能力提高到一次性养殖3000头猪。
“预计今年能够出栏2500头,产值达到500多万元。”陈汉庆说。
多样发展效益更佳
陈汉庆的养猪场旁边有一个酿酒场。
“酿酒场也是合作社的,酿酒的酒糟喂猪,养猪产生的废料投进沼气池,沼气又用于酿酒,循环发展。”陈汉庆说。
尽管酿酒场不是合作社的主要业务,但由于纯粮食酿造、品质好,很受消费者欢迎,也给合作社带来了一定的收入。
此外,合作社还注册了商标,用于肉制品深加工。
“野猪肉品质好,做腊肉、香肠非常受欢迎。”陈汉庆说,到春节前,大量生猪出栏,除了卖掉一批生猪外,合作社将一部分用于肉类深加工,延伸养殖产业链。
记者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