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人民检察院:聚焦农文体旅商融合发展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名山建设
□ 转载自《雅安日报》陈林 记者 李晓明
近日,名山区人民检察院印发《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农文体旅商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茶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的决定〉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名山建设。
《实施办法》紧扣农文体旅商深度融合发展主线,聚焦“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体为翼、以旅为形、以商为媒”发展思路,明确提出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大局工作的基本原则、任务目标及实施措施,旨在通过“四大检察”综合履职,构建起全链条、多维度的检察服务保障体系。
《实施办法》明确了要加强司法保障力度,营造法治化文旅环境。平等保护文旅市场主体,建立健全文旅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帮助市场主体防范经营风险;妥善办理涉茶文旅行业的侵权纠纷、合同纠纷等民事监督案件,依法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要强化历史资源保护,传承活化代表性文化。加强对茶文化文物、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司法保护;围绕茶马古道的历史地位和独特文化价值,开展“检护文脉·古道长行”公益诉讼专项保护活动。
要夯实生态环境基础,巩固乡村示范性成果。充分发挥“茶源·绿美”生态检察品牌作用,加强对茶园、茶山生态系统保护的公益诉讼保护;通过“补植复绿”“生态修复”等做法,实现惩治犯罪与生态修复相统一;围绕“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精准提供法律服务,促进茶旅融合产业链健康发展。
要深化联动协作配合,构建协同保护大格局。推进“府检联动”机制建设,探索建立“文旅+检察长”协作机制;与文旅、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探索建立“检察+文旅”信息共享平台,探索行政处罚、投诉举报、检察建议等数据互联互通;深化“检‘茶’法韵”等检察普法品牌建设,联合文旅部门探索开展“检察官进景区”活动,打造特色法治文化宣传品牌。
下一步,名山区人民检察院将强化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抓好《实施办法》的落地落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名山新篇章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