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于言,敏于行”——记雨城区上里镇庙下村党支部书记李存清
在雨城区上里镇认识李存清的人都知道,那是个行事风格低调的人,平时没有滔滔不绝的话语,却在党支部书记这一岗位上干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情来。
修筑致富路
李存清是200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时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2004年又再次连任村党支部书记。刚选上时,镇领导都在犯嘀咕,这样一个平时寡言少语的人能为庙下村群 众起到带头作用,能为群众办实事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选党支部书记是要选能带领自己增收致富,改变村容村貌的“领头雁”。他干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带领群众修路。
“庙复路”是连接庙下村与中里复兴村的一条公路,也是村里的主要干道,是全村群众的致富路。由于路况差,路基坍塌,路面凹凸不平,一到雨天泥泞不堪,严重影响群众出 行,成为历届村党支部书记心中的一块心病。
一上任,李存清就打起了这条路的算盘:修这条路,投工出力可能要好几万,可要是把路修好了,带来的回报可就是几万的好几倍啊。趁着年初群众有空闲时间时组织修路,既能 缩短施工时间,又能为春耕生产打下基础,是个好时机。李存清毅然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2300多元把资金缺口补上了。资金解决了,群众的干劲更大了,经过半个月的奋战, 公路终于修通了,全村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强,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
建设主阵地
2005年下半年,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展开,为实现村村“有阵地办事”的目标,李存清将活动室的选址定在了最靠近的一条村支道边,人群比较集中,交 通也方便。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专项资金未到位,为了保证活动室能尽快完工,李存清又从自己腰包中掏钱垫付了1万多元的工程款。在活动室的建设过程中,他主动跑去帮忙,为工 人端茶倒水。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庙下村占地62个平方米、设备齐全的村级活动室顺利完工。李存清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同,也受到了镇党委的肯定和表扬,在2005年 年终总结评比中被评为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个人。
活动转陋习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到了,李存清又动起了脑筋,怎样将春节同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群众过一个喜庆、健康的春节。经过一番思考,李存清 决定组织开展庙下村文艺表演活动,迅速成立了文艺演出队。
文艺演出队成立首先是节目问题。李存清和村“两委”干部主动上门动员鼓励大家踊跃参加李存清的妻子、女儿也一起上阵,参加排练和演出。没过多久,一台包括唱歌、跳 舞、快板、秧歌等的演出准备就绪,参演人员既有70多岁的老太太,也有呀呀学语的小朋友。没有表演器材,李存清就从自己家中拿出话筒、音响、桌子;文艺队群众演员中午没地 方吃饭,李存清又在自己家里给参演人员和观看的群众摆起了“九大碗”。
在全村各社巡回演出中,一个个散发着农村乡土气息的节目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大家纷纷表示以前过春节就是打麻将、看电视,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薄,现在有了自己的文 艺队伍,春节过得有意思了。
李存清组织的表演队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并考虑将表演队的节目进一步优化,今后作为宣传上里古镇的一支专业队伍,到各地去宣传古镇,推介古镇,为上里古镇的 旅游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李存清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不是内向,而是一个“讷于言,敏于行”,干实事,不摆花架子的实干家。记者杨明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