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足球兴衰史

来源:
2009-12-14 09:24
浏览:
收藏 打印

  12月9日,是世界足球日。在雅安,喜欢足球的人很多,对于雅安足球的历史,他们有说不完的话。

  说起雅安足球的历史,很多年纪稍大一点的足球爱好者感慨良多,雅安电力公司36岁的韩斌讲述了雅安足球发展史。

  上世纪的足球热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雅安足球的第一个高潮。

  那时的业余生活没有现在丰富,踢球自然成了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当时组织的比赛也很多,虽然球场有限,但整体水平比现在高。

  “人民广场”就是所有球队共同的主场,一到周末,广场比赛多,看球的人也多。少年组有“萌芽杯”,中学生有“三好杯”、“青年联赛”,成年组有“周末联赛”、“邀请赛”等等,搞得如火如荼。

  当时传统的强队,有川农大、雅中、市直机关、建安厂等。几乎所有的厂矿、企业、学校都有自己的足球队,像天力公司、二分厂、雅中、青江厂、印刷厂等都有球队,虽然水平参差不齐,条件没有现在好,但都搞得像模像样,而且比赛频繁,遇到重大比赛,特别是决赛,看球的群众人山人海,敲锣打鼓。如果遇上点球决胜,观众就会涌进球场,围在大禁区周围,裁判赶都赶不走,可见场面有多火爆。

  这样的比赛涌现了大批球技很不错的队员、“土球星”。至今有些老一辈足球爱好者还记得,像川农足球队87级的10号、吴大脚、李永富,上世纪90年代齐心队队长肖晋等。

  业余球队的成立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部分厂矿企业效益不好,面临破产兼并,领导们没有了精力搞足球赛了,球队逐年减少,青少年比赛停办了,后来成年组的比赛也停办了。最后一次成人组的正规比赛是在雅中举行的,只有可怜的四个队参加。至此,火了多年的足球赛就这样夭折了,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雅安足球跌到了低谷。

  另一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些热爱足球的年轻人经常在一起,因为他们不能参加正式比赛,只能在川农大老球场踢小场子,蹭学生的球踢。

  这些年轻人逐渐熟悉并成为朋友,他们也是目前雅安业余足球队的前身。从小场地打到大场地,共同的爱好使得这些年轻人走到了一起——组织起来和大学生打友谊赛,并逐渐固定了主力队员。再后来,他们“自立门户”,成立业余足球队。

  现在,雅安球场上出现了多支业余球队,如雨城青年队、半月队、飓风队、CROSS传媒队等等,这些球队正吸纳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他们的存在,也迎来了雅安足球的又一个春天。

  记者黄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