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畔“赶考路” 夹金山下“振兴图”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雅安答卷
位于安顺场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本报记者 鲁妮娜
巍巍夹金山矗立起红军长征的英勇丰碑,滔滔大渡河述说着雅安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雅安,是红军长征极其重要的途经地之一。1935年至1936年,红军长征转战雅安,书写了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等壮丽篇章。今日的雅安,下辖8个县(区),全域皆为革命老区。
时光流转,岁月如歌。
近年来,雅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实施“一区一地引领、两轴三圈联动、县域重点突破、全域协同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雅安新篇章。
血脉赓续 淬炼精神底色
1935年5月24日傍晚,对于中央红军来说是一个生死考验的时刻。
前有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天险阻拦和川军的堵截,后有国民党中央军的威逼,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必须抢在敌人合围之前渡过大渡河,才能转危为安。强渡大渡河的重担落在了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营身上。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对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和一营营长孙继先下达作战命令:立即夺取安顺场渡口,然后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5日清晨,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战斗打响。
孙继先率17勇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破惊涛骇浪,由帅仕高等当地船工用大渡河上特有的翘首木船,成功把勇士们送到对岸渡口。勇士们跳上岸去,一排手榴弹,一阵冲锋枪,把敌人打退,占领渡口工事,红军取得了强渡大渡河的胜利,帅仕高和他的船友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专门接见了在安顺场参与强渡大渡河的勇士们。朱德热情地赞扬:“你们用自己的勇敢换取了战斗的胜利,避免了更多的伤亡,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你们的英勇行为永远不死。”
2022年9月5日,红军强渡大渡河87年后,一场地震突袭帅仕高的家乡。帅仕高的孙子帅飞和安顺场镇勇士突击队的战友们一起背上救援装备,向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进发。安顺场镇勇士突击队是一支由14名青壮年组成的队伍,大多数都是退役军人。
穿越密林,爬上陡坡,蹚过溪流,躲避落石……这趟长途奔袭,像极了红军当年的急行军。
当年,70多位船工用了七天七夜,将7000多名红军送过大渡河。如今,帅飞和他的战友们用血肉之躯当“摆渡船”,运送群众生活所需的食品和救援机械所需的燃油,守护生命线。
“我身上流的是爷爷的血,骨头里有他的硬气!”
帅飞和他的战友们,是雅安儿女的一个缩影。先辈的故事印刻在心中,代代相传;先辈的精神化作支柱,催人奋进。
石棉安顺场,大渡河依旧奔腾不息。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坐落岸边。每年,不少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到这里开展纪念活动。
这样的场景,在雅安时常上演。
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雅安不断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红色教育成效,构建了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承接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小学生研学等方面的培训。
从大渡河畔到夹金山下,从汉源大树镇麦坪村红军文化广场到天全红军村,从荥经胡长保烈士纪念馆到宝兴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碑……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来到现场,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凝聚起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伟大长征精神,激励着雅安儿女不断奋勇向前,也给予了雅安人民面对未来的底气和信心。
动能澎湃 激活产业新局
“红军不怕远征难”,时刻鼓舞着雅安儿女前行,具有这样的精神,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不要怕,要敢于做,敢于尝试。失败了就重新再来。”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四川中雅科技有限公司机械维修员范勤说。
仅有初中学历的范勤成功解决100余项技术难题,个人及带领团队提出创新改进企业技术56项,取得国家专利18项。
当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关键变量,雅安上下一心勇往直前,引导企业以创新求突破,突出数字赋能、产业转型,不断培育新经济、发展新业态、开辟新赛道。
今日的雅安面临经济飞速发展,是咬紧牙关、屏息聚力的冲刺阶段,是比拼意志、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从发展转型升级到补齐民生短板,都是实打实的硬骨头、硬碰硬的攻坚战。
当后桥半轴清晰地印着“雅安智造”的五菱宏光MINI穿梭于街头,雅安“工业强市”的劲头正在显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天全县的特色产品鱼子酱作为地方特色产业代表,亮相天安门《辉煌的中国》主题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四川特色农业的魅力,雅安“农业稳市”的底气越发厚实;当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东风,吹入雅安这座“居者安、近者悦、远者来”的美好城市,“文旅兴市”的步伐坚定向前……
红绿辉映 绘就振兴长卷
今年“五一”假期,雨城区八一路街区,沉浸式情景剧《红色电波》每晚上演。苍坪山下,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红色遗址——位于雨城区县前街的中共雅安秘密电台遗址,在雅安和平解放的伟大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宛如一颗闪耀的红星,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达瓦更扎的山巅,人们在鲜艳的红旗下迎接破晓的晨光。达瓦更扎山下,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嘎日村。这里是宝兴县地理位置最偏远、“体量”最大的行政村,也是如今的“网红”村。
距离嘎日村17公里,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烧酒、干辣椒……1935年6月12日清晨,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带着当地少数民族同胞支援的抗寒物资,开始翻越夹金山。随后几日,中央红军各部陆续成功翻越夹金山。
在雪山上,红军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故事,在壮丽的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绿美雅安,熊猫家园。
良好的生态,让浓郁的绿色成为雅安的底色,老区的底蕴,又让红色穿插其间——上里古镇的红军石刻标语,蒙顶茶园里的红军战壕,夹金山上红军的不屈意志……
岁月如歌,时光荏苒,数不清的英雄儿女、光辉事迹都已化作历史记忆。然而,红色的传统、革命的意志在雅安这片土地上从未远去。
作为革命老区的雅安,在保护红色文物遗址,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的基础上,持续以传承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为主线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红色研学产品,推动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胡长保烈士纪念馆、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碑、天全红军村、红军百丈关战役纪念馆……随着红色旅游不断升温,雅安形成了全域连片的红色景区群。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雅安红色场馆参观人数5.4万人次。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逐渐成为雅安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