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 雅茶的“两把利剑”——《茶博览》副总编孙状云眼中的雅安茶产业发展

来源:
2012-12-13 09:41
浏览:
收藏 打印

  “雅安茶产业很有发展潜力。”近日,借着“第六届全国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在雅举办的机会,《茶博览》副总编孙状云第二次来到雅安,在深入名山、雨城实地参观后,他对雅安茶产业的发展作出上述评价。

  “上天赐予的生态和历史赋予的文化,是雅安发展茶产业的两大优势,具有不可复制性。”孙状云说,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政府的重视和企业自身的努力,雅安茶产业将更上一层楼。

  做品牌 强势效应是关键

  孙状云认为,从2004年的“一会一节”后,雅安茶产业经过8年的发展,产品和品牌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若把雅安茶产业发展状况拿到全国或者在川内做比较,还是会发现雅安茶产业的发展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孙状云说,在传媒时代,宣传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雅安的生态环境和茶文化历史都是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雅安要充分利用这“两把利剑”,把雅安的茶宣传出去,“茶产业要发展壮大,就要做大做强品牌,要有声有势。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政府就必须更加重视宣传,企业也要更加团结,‘政府+企业’合力抱团,力量才会更强大。”

  “对比乐山、宜宾等地区的茶企,雅安茶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知名度略显弱势,究其原因,除了政府的重视程度外,龙头企业的带动也很关键。”孙状云解释,所谓龙头企业,不是简单几个加工厂合并组成集团公司就是龙头,而是必须在整个行业具有竞争力、具有代表性,能够在行业内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据了解,目前,雅安有8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茶企,其中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茶企有5家。但在孙状云的眼里,茶企的数量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茶企的“质量”。

  孙状云说,从目前雅安茶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雅安茶企的龙头企业“质量”还有待提高。已经是龙头企业的茶企,要切实肩负起龙头的作用,以身作则,不断提高,力争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壮大。而还没有跻身龙头的茶企也要奋力拼搏,勇创龙头,从而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前进。

  “龙头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有义务、有责任扶持有能力、有潜力的茶企成为一流龙头企业;同时,企业自身能力也很重要,‘坐、等、靠’是行不通的,关键还要靠自己,凭借自己的力量闯市场。”孙状云说,政府重视,协会搭桥,企业努力,“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区域品牌才能有声有势。

  闯市场 创新观念很重要

  在第六届全国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上,“创新”一词不断被提及。中国茶学界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在论坛上提出——创新观念是实现茶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孙状云对此深有感触。

  “就拿雅安藏茶来说,‘藏茶’这个提法就是创新之举,它不同于历史上的金尖、康砖,而是雅安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个区域品牌概念。”孙状云说,藏茶汉饮、边茶内销本身就是创新观念的结果。因此,在打造这个全新品牌的过程中,创新观念尤为重要。

  孙状云同时表示,创新并不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而是要在立足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的观念,找到勇闯市场的“筹码”。

  “为什么要喝藏茶?”“藏茶不是藏区同胞才喝的吗?”孙状云说,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雅安藏茶产业就必须要思考,怎样才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让消费者接受雅安藏茶?

  “藏茶悠久的历史,我们必须尊重。同时,我们也要用创新的精神,发现藏茶中隐藏的‘新’特点。”孙状云说,既然在蔬菜匮乏的藏区,人们用藏茶来解脂、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那就说明藏茶在养生保健方面是有“卖点”的。尤其是当前,人们日益重视养生保健,这使雅安藏茶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拥有极大的可能。

  孙状云说,既然“藏茶汉饮”的观念已经提出,那就要在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创新观念,不仅产品要创新,符合都市人群的消费习惯,还要在宣传上创新,找到市场竞争的突破点,只有这样,雅安藏茶才能走出去。

  记者 李春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