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打造“线上代表之家”—— 指尖办妥民生事 跑出履职“加速度”
□转载至《雅安日报》羊孝美 本报记者 张婧
8月6日,在石棉县县城河北路与大渡河桥平交路口,该县人大代表王龙海欣喜地看到,大渡河桥左侧河北路边坡的落石隐患已基本治理完成。
“晚上在群里发消息反映情况,第二天工作人员就拿出了方案,这速度,真给力!”原来,7月23日,王龙海在走访时发现一处边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立即拍照并上传至“代表之家”微信群。次日一早,住建、交通、街道等单位和部门的工作人员便抵达现场,迅速拉起警戒线,并着手制定排险治理方案。
从“指尖发声”到“即刻行动”
诉求响应“零时差”
这不是个例,是石棉县“线上代表之家”的常态。近年来,为打破时空限制,拓宽民意表达“快车道”,石棉县人大常委会将覆盖全县12个乡镇(街道)130余名县人大代表的微信联络群,整合升级为“线上代表之家”,打造为代表反映民情、推动解决的“主阵地”。
“‘线上代表之家’的最大优势就是‘快’。”石棉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建立了“代表点单—人大派单—部门接单—办结销单”的闭环响应机制,代表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只需动动手指,将图文信息发到群里,管理员便能第一时间精准对接责任单位,改变了代表建议提交流程繁琐、时效受限的状况,让履职更便捷。
王龙海对此深有感触。在接到群众电话反映公路边坡土石松动后,他立即前往现场查看,并掏出手机拍照、编辑信息:“接群众反映,大渡河桥对面边坡存在安全隐患……希望督促有关部门帮助处理一下,消除安全隐患。”
“收到。”信息发出不久,石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志红便在线“接单”,迅速协调相关部门。第二天,相关部门和街道办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对该处边坡进行应急处置。
“从反映问题到现场排险,整个过程精准又高效。”王龙海感慨。
从“解决难题”到“凝聚民心”
民生实事“有温度”
“线上代表之家”的高效运转,不仅带来了问题的快速解决,更凝聚了民心、提升了代表履职热情。数据显示,今年石棉县人代会闭幕后,该平台已收到并推动解决代表反映的各类民生问题30余个,涉及护栏破损维修、农村垃圾清运、公交车候车环境优化、城市管理完善提升等多个方面,均得到了有效落实,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以前提建议怕麻烦,要走程序。现在群里一发,很快就有回音。”石棉县人大代表霍静说。
从“纸来纸往”到“云端解难”,从“坐等建议”到“主动发现”,石棉县“线上代表之家”畅通了民意表达的“最后一米”。
“‘线上代表之家’让代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让代表履职更有成就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畅通代表反映渠道,让这一创新平台发挥更大效能,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石棉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