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芦山用心扶贫四川省体育局倾力扶助芦山县贫困村
近几年来,省体育局把被帮扶的芦山县贫困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扎实地为贫困村群众办实事。自2002年以来,该局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含物资折款)90多万元,调动有 关投入160余万元,帮助芦山县修建提灌站一座,硬化机耕道9公里,硬化便民通户联网路20公里,资助贫困学子200余人,修建村文化活动室一座,党员献爱心捐款为 35户贫困村特困户实施房屋改造,资助贫困村剩余劳动力接受技能培训……
倾情帮扶 坚持不懈
“我们将为改善和提升贫困地区的基础条件,推动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03年7月,时任省体育局局长的陈保民在芦山县月光村表示,将从资金和 物资上给予全力帮扶。
2003年,省体育局先期到位资金8万元,为月光村建造一座55千瓦的中型提灌站,解决300多亩望天田的灌溉问题。后又拨款30万元,用于县灯光球场改造和新建体育 场启动资金,并捐赠总价值12万元全民健身器材一套。
2004—2005年,该局投入资金18万元,与扶贫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捆绑使用,完成了5公里通组机耕道硬化项目(其中月光村1公里机耕道,芦溪村4公里机耕道), 受益农户达到500余户2000多人,每年仅节约运输西瓜、林木和竹子等经济作物费用就达30余万元。
2006年,省体育局确立了芦山县龙门乡石刀村3年帮扶规划。该局投入帮扶资金23万元,调动有关投入70余万元,完成石刀村4公里机耕道硬化和12公里入户便民联网 路硬化项目,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募集资金为该村35户特困户实施房屋改造,为该村孩子就读学校捐助体育器材,解决了1150余名中小学生体育活动问题……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
昔日泥泞的机耕道不见了,展现在眼前的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房屋变多变漂亮了;小车也多起来了……这是省体育局的定点帮扶联系村——芦山县龙门乡石刀村的变化。
“我们村有这么大的变化,得益于扶贫新村的建设,离不开省体育局的支持。”该村村主任杨全华表示,现在,全村老百姓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石刀村是2006年新村扶贫项目实施村,是该县25个贫困村之一,为切实改变该村的状况,省体育局多次与县扶贫办的同志深入该村实地调研,最终形成了《省体育局 2006—2008石刀村帮扶规划》。
“规划明确了2006年以改善行路难为主,辅之以村活动阵地建设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2007年主要改善吃水难,并结合新时期妇女儿童工作要求开展帮扶工 作;2008年致力于生产发展,促进该村和谐发展。”省体育局党办主任尤运生说。
联手扶贫 共谋未来
2001年,十年扶贫开发拉开序幕。
2002年,省委、省政府向省级部门和驻川单位发出了定点帮扶贫困县的号召,确定了四川省体育局和省国防科工办定点帮扶芦山县。随即,帮扶项目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帮扶 项目与扶贫新村建设一并展开,捆绑投入,做大了帮扶项目,联系村群众惠及面得以展开。
“没有省级帮扶部门的真情帮扶,我们贫困村的面貌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芦山县扶贫办负责人说,“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也学到了许多经验,增强了改变芦山贫困现状 的信心和决心。”王大铭寇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