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细化管理为笔 答民生幸福之卷 ——雨城区青江街道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纪实
小区内统一规划的停车位
□市融媒体中心 徐怡
城市管理,民生为本。在雨城区这片滋润的大地上,青江街道以满足辖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全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基层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领域,以“匠心”破题,将治理精度转化为民生温度、幸福刻度,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画卷。
暖民心 优环境
老旧小区焕“新”貌
“改造后,路面坑洼没有了;安装电动车充电桩,飞线充电也没有了,到处都规范有秩序,环境卫生也大大提升,在这里住着越来越舒适幸福了。”
家住青江街道桐梓林社区青江小区的81岁居民张经联,在这里居住了46年,看着小区越来越好,他打心底里高兴。
青江小区是原四川青江机器厂职工家属区,房屋始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2015年四川青江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进入雅安工业园区后,小区无人管理,时间一长,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基础设施破损、化粪池堵塞、牛皮癣、私搭乱建、安防设施不到位等问题层出不穷,小区居民怨声载道。
桐梓林社区坚持问题导向,以党建引领搭建治理共同体,探索出“一轴三治三进”工作模式,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青江小区于2022年11月初启动老旧小区改造,2023年6月改造完毕,安装智慧门禁、健身器材,修复破损路面,完成280户供水管网一户一表安装……昔日的“脏乱差”变成现在的“美洁净”,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共治,实现居民自治,有效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同样的改变也发生在青江街道沙湾路社区川航小区,自2023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以来,规划了整齐的停车位、重新布线安装路灯、硬化小区路面,老小区旧貌换新颜,大家纷纷为这项民生实事点赞。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截至目前,青江街道辖区内已完成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接下来青江街道将坚持以“全市高品质宜居地新样板”为牵引,在2025年全面完成爱国苑小区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打造宜居“智慧小区”,谋划数字家庭服务平台、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同时将持续完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健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居民拥有满满归属感、幸福感。
聚民心 促和谐
文明实践树新风
吴继惠是青江街道石马社区的一位居民,这几年,她经常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协助工作人员布置场景、维护秩序、参与游戏互动等。在她看来,社区活动变多了,居民之间更加亲近了,办事也更方便了。“社区还会帮80岁以上的老人集体过生日,组织义诊免费进行体检,现在只要社区通知举办活动,我们大家都会积极报名、踊跃参与。”吴继惠笑着说。
2024年,石马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开展20余次文明实践活动,为辖区居民进行政策宣讲、开展志愿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石马社区三个未拆迁居民小组的群众,还会自发组织义扫,共同维护环境卫生。据了解,2024年石马社区共出动党员、志愿者2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街道干净整洁,环境更美了,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了,幸福感也越来越高了,2022年石马社区获得“雅安市优秀志愿服务社区”荣誉称号。
作为商圈集中地,青江街道土桥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一核三治一化”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以共建共融为中心,围绕提升商圈引力作用、服务周边商家和群众的宗旨,构建发展型社区,建立“红心圆”正黄商圈党群服务驿站,是集政务服务下沉、户外劳动者休憩等21项功能于一体的雅安市首个商圈党群服务驿站。
“我们围绕服务群众、服务商家,在驿站内配备了饮水机、微波炉、医药箱、报刊书籍等,群众在这里可以喝水、取暖、纳凉、休息、开展急救等,让每一位居民走进‘红心圆’党群服务中心,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土桥社区党委书记卢德芬说。
在新时代的春风里,青江街道围绕精神文化、环境卫生、民生热点等方面,以文明实践为笔,以群众需求为墨,润物无声,用志愿服务温暖街巷,让文明之花在青江街道辖区次第绽放。
汇民智 办实事
基层治理“有温度”
随着气温升高,森林防火进入关键时期。这段时间,青江街道孝廉社区一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自行车骑行队伍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孝廉骑士”,他们的身影常年穿梭在社区的街头巷尾、河道边,守护辖区居民安全。
今年68岁的万学李是“孝廉骑士”的队长,从2020年起,他就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孝廉社区内帮助维持街道秩序、巡查烟花爆竹燃放情况、宣传森林防灭火知识、汛期巡查河道安全等。“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协助社区做好工作,只要社区需要,我们就立刻安排人员去街上巡查,随叫随到。”万学李表示。
据孝廉社区党委副书记牟智烨介绍,“孝廉骑士”成立以来,已有成员200人左右,由辖区居民组成,通过骑车开展日常巡视,第一时间发现存在的问题及隐患,上报社区后及时得到解决。“今年‘孝廉骑士’已开展10余次巡查,有效保障了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牟智烨说。
青江街道汉碑路社区近年来积极探索实施公租房小区治理“1235”模式,破解住户物业缴费率低、人员流动性大、邻里矛盾纠纷多、参与小区治理意愿不足等管理难题。通过党建引领、两方共治、三问三请、五社联动的模式,健全组织体系,筑牢安防体系,搭建议事平台,增强公租房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居民幸福感。
2021年因村集体建制调整,胡家坪4组195户387人合并到青江街道青江路社区,社区党委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以移动办公的形式为群众开展便利服务,汛期积极为群众疏通排洪沟、新增进村错车道2处、安装13盏太阳能路灯,方便群众出行。“现在群众意识有所转变,有效破解了村社融合后融入难、管理难、致富难等问题,促进辖区和谐稳定,打造城乡融合治理发展的新格局。”青江路社区党委副书记邱巧玲表示。
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抓手,接下来,雨城区青江街道将继续以“绣花功夫”深耕基层治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努力提升辖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织就更加宜居、宜业的诗意美好生活。
编后
以精细雕琢幸福
用初心书写民生
从老旧小区的蝶变中,我们看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担当。曾经的青江小区、川航小区等,在党建引领与多方协作下,褪去“脏乱差”的旧衣,换上“美洁净”的新颜。这不仅是基础设施的更新,更是对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让居民在熟悉的土地上,感受到新的温暖与希望。老旧小区改造,改出的是群众的笑脸,赢得的是民心的凝聚。
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彰显着“共治共享”的智慧。“孝廉骑士”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社区的安全与和谐;汉碑路社区、青江路社区积极探索治理新模式,破解管理难题,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他们汇聚民智、凝聚民心,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城市精细化管理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