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启动机构改革 既严格对标中央和省委 又结合雅安实际

来源:
2019-01-22 11:13
浏览:
收藏 打印

1月21日,雅安市机构改革动员部署大会召开,全市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机构改革后,我市共设置党政机构47个。这次机构改革有哪些要求和特点,又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严格对标中央和省委

市本级与中央、省级完全和基本对应的机构38个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省委部署下,我市改革方案着重把握旗帜鲜明讲政治、把中央和省委要求落实好,坚持因地制宜、把雅安实际结合好,注重统筹谋划、全市“一盘棋”推进。

严格对标中央、省级对应设置机构是雅安机构改革一大特色。本次改革中,市本级与中央和省级完全对应、基本对应的机构共38个,占机构总数的80%。

加强了市委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部署,组建市监察委员会,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建立健全和优化了市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譬如,将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市委财经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等。

加强了市委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譬如,为切实加强我市公务员队伍建设,由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为加强党对重要宣传阵地的管理,由市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

新组建和优化职责设立了部分市政府机构。按照中央部署、省委要求,与国务院、省政府新组建和优化职责相对应,组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重新组建市司法局,优化市审计局职责,组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医疗保障局。

结合雅安实际

因地制宜统筹设置机构

《雅安市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此次机构改革,雅安因地制宜统筹设置的实体机构有9个。这些设置的机构中,不乏对雅安特色的彰显。

关于组建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面对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部署要求,以及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与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推动一体化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才是时代潮流。为更好以全域思维和国际视野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力度,加强多双边经贸和区域合作,统筹整合全市招商工作力量,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着力解决制约雅安经济发展短板问题,此次机构改革中,我市将组建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

关于组建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省委将雅安定位为发展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绿色载能产业联动区,把雅安确定为全省八个重点打造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区之一,为雅安发展大数据产业带来巨大机遇。为实现我市大数据产业快速起跑、做大做强,加快建设川西大数据中心,同时主动适应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信息孤岛,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着力构建更加集中规范、简约高效、流程通畅的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体系,加快建立“互联网+电子政务”的信息处理与应用中心,进一步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此次改革中,我市将组建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

关于组建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民营经济是经济增长重要基础,撑起了我市经济“半壁江山”。为切实贯彻中央、省委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市委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出台若干措施,毫不动摇地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赶超发展。此次机构改革中,我市将新组建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注重统筹兼顾

对深化市本级人大、政协机构改革等做出部署

在优化党政机构设置的同时,我市改革方案也对深化市本级人大、政协机构改革和群团组织改革做出了部署安排。

在市人大改革中,我市将加强人大对预算决算、国有资产管理等的监督职能,健全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完善专委会设置。为更好发挥市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我市将推进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加强民主监督、优化专委会设置。在群团组织改革方面,我市将改革机关设置、优化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并支持和鼓励群团组织承接适合其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

据了解,我市机构改革方案还明确了两项重点改革。

一项是深化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中央和省委明确要求,机构改革后,除行政执法机构外,不再保留或新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按照要求,在本次机构改革中,对承担行政职能的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将行政职能并入相关行政机构;确需单独设置的,在规定的机构限额内统筹解决。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将行政职能划归主管部门。

另一项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5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要求,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改革,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大幅减少执法队伍种类。同时减少执法层级,市与市辖区原则上只设一个执法层级,在经济发达镇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

县乡机构改革是深化地方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中,我市将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推进行政审批便民化和直接服务民生的公共事业部门改革;在县(区)统一设置行政审批、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乡镇统一设置便民服务中心,经济发达镇全面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

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机构改革过程中,将全面清理取消擅自设置的机构和岗位、擅自配备的职务,全面清理规范议事协调机构,强化编制总量控制,严禁擅自增加编制种类、突破总量增加编制、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根据相关实施意见,此次机构改革对于人员不作精简分流,随职责、编制划转的人员,按照“以归入或划入部门为主、划出部门配合”的原则,做好转隶工作。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孙振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