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雨城区各类人才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

来源:
2008-05-30 15:10
浏览:
收藏 打印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雨城区各类人才众志成城,凝心聚力,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技术攻坚、物资保障和示范带动的作用,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充分展示出新时期人才队伍的精神风貌。

  奔赴一线,发挥技术攻坚作用。面对灾情,雨城区约300余名道桥、医护、防疫、新闻、建筑、农业、水利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深入灾区一线,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确保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交通部门派出6名工程技术骨干奔赴汶川架设钢桥,确保生命线畅通,派出7名执法人员在省道210线做好道路抢险排阻保畅工作,调集100辆货车加快对救灾物资的运输。卫生部门抽调12名技术骨干分赴绵竹等重灾区参与医疗救护工作,组织疾控、防疫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城区、乡镇卫生防疫和饮用水监督检测工作。文广系统累计派出工程技术人员、记者1500余人次,紧急修复广播电视传输干线65处150多公里,为社区居民防震聚集点架设电视信号20余处,电视台、电台24小时不见断滚动播出抗震救灾新闻报道4000余条。规划和建设部门组织专业力量对因地震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的移民房屋青瓦屋面、十里长街和南北旅游沿线穿衣戴帽工程的青瓦屋面进行排危处理,共处理青瓦屋面306户,面积约8178平方米。农业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15批约80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指导调整产业结构,组织受灾群众开展“双抢”工作,进行生产自救……

  抓紧生产,发挥物资保障作用。广大农村实用人才把受灾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受灾群众的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全力以赴,日夜奋战,抓紧生产,为抗震救灾提供物资保障。菊乐雅安分公司组织近70余名生产熟手,实行两班轮流倒班制,保证生产线24小时运转,每天生产牛奶60吨,日产量比以前翻了一翻。草坝镇衍红制衣厂的制衣能手,昼夜不停地加工,连夜赶制出100床羽绒被、100件羽绒衣。他们把质量放在首位,充分挖掘生产潜力,抓紧抢运装配,保证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运往灾区,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凝聚爱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灾情发生后,面对灾区需要救助的群众,非公企业经营管理者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多种形式纷纷为受灾群众献爱心。一是组织爱心捐款。雅安宾馆捐款10万元,川航公司捐款15万元,杨皮匠鞋业捐赠价值30万元的物资,截至目前,区属企业已累计捐款捐物约280万元;各级党员为抗震救灾交纳“特殊党费”约40万元。二是进行爱心服务。友谊茶叶有限公司党支部免费为过往救援车辆提供藏茶;美雅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为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进行免费维修;华峰运业有限公司党支部暂停所有业务,自愿承担起全市救灾物资的转运任务,每天开支近4万元。三是成立爱心救援队。大兴镇天宝村一支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自发组成的32人党员志愿者救援队,在北川城区废墟下救出14名幸存者。(审签领导:李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