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为雅安现代化建设贡献社会工作力量 ——2024年雅安社会工作综述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雅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期望,对社会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2024年3月,市委社会工作部组建,“市级——县级——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市上下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体系,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切实为雅安现代化建设贡献社会工作力量。
凝聚“新”力量
增强合力服务发展大局
鲜美的羊肉,加上嫩嫩的豌豆尖,一份份浓郁鲜香的羊肉汤扑鼻而来。去年年底,在名山区“关爱新就业群体,百人共饮羊肉汤”活动中,外卖小哥高宇和同事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热腾腾的羊肉汤:“暖心又暖胃,希望接下来多搞这样的活动,让大家聚在一起。”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应运而生;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也聚集了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大量新就业群体。这些组织和群体共同绘制出雅安经济社会充满活力的发展画卷。应势而为,我市积极探索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基层党组织就向哪里延伸。
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全市市场经营主体14.7万个,非公有制企业885家,登记注册行业协会商会232个,社会组织380家,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和新就业群体超过36.7万人。围绕党建强、发展好的思路,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新建、优化党组织57个,夯实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实现专精特新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100%、规上工业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89%。
行业发展不断规范。健全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建组织体系,实施优化提升一批、清理整顿一批、因需组建一批“三个一批”攻坚,依法注销撤销6家、优化3家、新组建4家,协调解决房地产、物业管理、“小个专”等行业问题47个,引导行业领域良性竞争、相互支持、抱团发展。
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搭建“党政银企协”常态沟通平台,及时倾听企业呼声,帮助10家科技企业获得“天府科创贷”等贷款资金5100万元,为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围绕服务社会发展,拓展电商行业联农带农渠道,举办电子商务与农产品销售大赛,助农增收500余万元。面对汉源县马烈乡“7·20”山洪泥石流等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迅速响应,动员汉源县工程机械商会调集抢险救援机械设备,组织社会救援力量,发动企业捐资230余万元、物资1.1万余件,彰显社会责任与担当。
暖“新”阵地不断增加。依托国省干道服务区、各类物流园区打造“司机之家”,建设集餐饮休憩、洗衣充电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阵地18个,打造2个省级功能性“暖心之家”,为货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提供服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户外驿站和银行网点,为快递和外卖员打造集休憩、充电、加水等功能于一体的暖“新”驿站339个,动员26家“暖心商户”提供就餐、维修服务,协调交警、城管、人社等部门解决停车难、技能提升、再就业等急难愁盼问题。
激发新动能
“轻车壮马”推动基层治理
社区门前的牌子陆续精简后,雨城区大兴街道顺路社区党总支书记曾婷深刻体会到,社区干部肩上的无关杂事卸下了不少,大家有了更多的精力思考如何服务社区群众、推动社区发展。
“小马拉大车”,是对镇(街道)和村(社区)两级普遍负担过重的形象描述。去年以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
通过“轻车减负”做减法,进一步规范村(社区)权责工作机制,清理村级组织标识标牌3328个,改进村(社区)不出具证明事项20项,建立镇(街道)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督查检查考核同步“瘦身”,基层干部从疲于开具证明材料、上报台账表格、应对检查评比等忙事中解脱出来。
通过“壮马赋能”做加法,按标准逐步配备社区专职工作者,健全培训培养机制,落实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探索推动党建、综治、民政、信访、应急等网格“多网合一、一网运行”,健全“乡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促进政府部门依法办事和村(社区)依法自治,让基层集中精力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市县两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成立以来,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市96个乡镇(街道)、659个村(社区)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百千行动”,有的放矢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信访反映突出的困难问题1516个。“路面整洁了,大家的生活环境也变好了。”村民李全有感慨,在“百千行动”中,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下水道管网垃圾堵塞、污水倒灌的问题得到解决。
紧盯城镇小区治理难题,全面启动为期两年的党建引领城镇居民小区治理专项行动,制定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建立业主委员会、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培塑小区文明新风等系列务实举措,探索有效破解小区治理难题、激发自治内生动力的实践路径,让居民小区成为城市治理的幸福细胞,让群众家门口的幸福底色更加绚丽多彩。
大力发展基层民主,严格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健全党建引领下的群众自治机制,持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健全党员双报到、社区召集人、议事协商制度等自治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丰富“三治”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激发基层发展活力。
聚焦“自治”管理,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持续推进基层党务、村务、财务、事务、服务五公开,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创新,建立议事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打造“有事‘滩’开说”等品牌,加强群众对重大事项参与和监督,持续拧紧群众“一股绳”。
聚焦法治调解,推进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开展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培养,建设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人民调解组织,规范“藏汉双语调解室”“路吉达克调解”“老兵调解”等具有雅安特色调解模式,建立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聚焦德治引导,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核心推进基层治理,探索建立深化移风易俗长效机制,推进“道德银行”建设,组织“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开展基层群众自治创新试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发挥其倡导性和约束性作用,2篇入选“川渝乡约”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强化榜样的引导激励作用,培育文明新风尚。
答好“新考题”
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
“我领到了新品种的种苗,听说这个品种特别好养!”“医生给我检查了身体,还免费发放了预防感冒的药品,真是太感谢了!”今年春节前,市、县(区)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科技、司法等部门,组织志愿者开展多项志愿服务活动,有的提供政策讲解服务,开展法律咨询和援助;有的为群众义诊,发放宣传手册,普及健康、森林防火、法律、扫黑除恶、禁毒等知识;还有的提供就业务工推荐等。
这是我市社会工作坚持凝聚服务群众的一个生动缩影。雅安“小城市、大农村”特征突出,面对多元而繁杂的治理“新考题”,我市坚持群众的关切和利益在哪里,凝聚服务就向哪里发力,着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这份答卷,是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的不断畅通——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统一领导信访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广泛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结合基层治理做好群众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情绪疏导等日常工作,实行“清单制+销号制”管理,有效解决群众大量急难愁盼问题。
听取民意、汇集民智,市、县一体部署,加强日常征集和专项征集,探索建立征集办理体系,统筹用好社会工作部门微信公众号、“我为石棉献一策”专栏、急难愁盼中心等线上线下征集渠道,着力构建人民建议“征集、办理、转化、反馈”的有效工作闭环,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和群众“需求”精准对接,确保群众建议有人办理、高效办理。
这份答卷,是志愿服务工作效能的不断提升——
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化”动员、“专业化”赋能、“规范化”管理、“项目化”运作、“品牌化”打造,切实加强党对志愿服务事业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全市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分层管理志愿服务工作,分线管理志愿服务队伍、分类保障志愿服务供给,推动全市20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23万名志愿服务者的服务管理工作规范、高效和持续发展。开展雅安市2024年“百·千·万”学雷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开展16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红旗帜”机关志愿服务、“金熊猫”企业便民志愿服务、“韧性城市”应急志愿服务等品牌不断擦亮。《打好“建用管”组合拳——四川省雅安市全面提升应急志愿服务能力》被《中国志愿》杂志“经验交流”栏目采编。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了社会工作新使命。全市社会工作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雅安现代化建设大局,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不断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雅安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