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再添五处文物“国保”

来源:
2006-06-07 00:00
浏览:
收藏 打印

  昨(6)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四川成都周”系列活动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幕。开幕式上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授 牌。我市平襄楼、青龙寺大殿(芦山)、严道城址·何君樽楗阁刻石、开善寺正殿(荥经)、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增进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去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自2006年起,把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文化遗产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为配合我国 首个文化遗产日,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文化遗产日·四川成都周”系列活动,全省共有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全国第一 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雅安无一入选;全省共有66处文物保护单位进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雅安有5处入选,占全省的7.6%,加上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 颐阙、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樊敏阙及石刻,迄今为止,我市共有7处文物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雅安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市”。
  另据了解,全市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芦山拥有3处,占了全市的将近一半。在授牌现场,芦山县委领导高兴地说:“平襄楼、青龙寺大殿分别是宋代、元代建筑,而樊敏 阙及石刻是汉代文物,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3个朝代,说明芦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是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一定乘势而上,做好保护与利用工作,为芦 山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并向记者透露,芦山已作出规划,新建芦山县博物馆,开发大川河景区,让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绚丽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把芦山建成旅游胜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