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绘蓝图 融合发展谱新篇——2021年雅安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工作综述

来源:
2022-01-09 09:24
浏览:
收藏 打印

雅安,地理位置独特,生态良好,魅力独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关注。过去一年,我市A级景区继续增加、红色文化大放异彩、省级以上节庆活动更加丰富、全民健身蓬勃发展、文旅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这些都为这个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增添了更多魅力。

山拥抱、水环绕、绿浸染、道畅通、居舒适……如今,幸福美丽的雅安正展开着一幅幅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画卷。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诗和远方在此交融,市民游客更能感受到身有依托、心有依靠。

自行车赛比赛现场

王岗坪景区滑雪

红色讲解员讲党史

推介我市旅游产品

雅安陆家坝体育活动中心足球场

旅游热度持续提升

在刚结束的元旦三天小长假里,我市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各地游客来雅感受冰雪奇缘助力冬奥、住精品民宿温暖过冬、观云海日出许下心愿、泡温泉尝地道风味……据统计,2022年1月1日至3日,我市纳入统计对外开放的34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收游客25.5万人次,年同比增长8.38%,实现门票收入190.42万元,年同比增长6.08%。

在去年国庆节期间,全市纳入统计开放33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到游客102.47万人次,年同比增长19.3%,实现门票收入1506.4万元,年同比增长77.39%;去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3.5648万人次,较2020年同期增长59%,实现门票收入1015.25万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28.3%……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纳入统计监测的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161.7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7666.35万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0.96%和62.18%。

数据增长的背后,自然有着我市文体旅人辛勤的付出。过去一年,我市文体旅部门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充分发挥雅安红色资源优势,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我市承接党史学习教育省级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暨省级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承办全省“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红色旅游年启动仪式;积极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雅安段)建设,加快推进“红军长征在四川”展览工作,打造红色旅游景点20余个,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5条;培育省级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7个,举办培训1200余期,带动红色旅游160万余人次。

在红色旅游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我市还充分发挥其他旅游资源,带动旅游经济创收。2021年,我市发布文化旅游资源普查系列成果,查明文化资源共计54175个,查明旅游资源共计12023个。为用好文旅资源普查成果,雅安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实施宣传营销“3241”十大行动,多渠道开展品牌形象宣传推广。前往重庆、苏州等地开展落地宣传;加强与“两微一抖”新媒体合作,全年共发布推文视频7000条次,覆盖人口350万余人次。2021年年底,我市召开2021年雅安市文化旅游发展工作推进会,承办四川省第六届群众广场舞集中展演、四川省第十二届(冬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系列重大文旅节会活动,有力打响“安逸走四川 熊猫看雅安”这张文旅名片。

请客来,底子功夫要做好。2021年为提质增效年,在全市文旅人的努力下,我市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工作成果显著。

石棉县安顺村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雨城区、名山区、宝兴县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荥经县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天全二郎山度假区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石棉安顺村、汉源后山朴院·梨花溪、荥经砂器·侧把壶系列入选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牌”;雨城区塘坝村、名山区海棠村、石棉县孟获村、汉源县三强村、宝兴县咎落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荥经砂器一条街被评为四川省第二批“文创集市”;雨城区碧峰村、汉源县三强村等9个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新增汉源中国花椒博览园、天全红军村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市A级旅游景区达38家,总量居全省前列……

在2021年12月召开的雅安市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座谈会上,我市宣布成立“雅安市景区联盟”,并为9家获得2021年“提质增效”示范区名单的景区进行授牌。获授牌的景区纷纷表示,今后将再接再厉,为游客提供优质舒适的旅游环境。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去年12月,我看了一场本土原创歌舞剧《川藏·茶马古道》,非常震撼。同时,让我进一步了解了茶马古道与背夫的故事。”1月4日,市民陈晨说。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进高质量的歌舞剧,培育本土题材艺术精品,并在重要时间节点演出,深受市民喜爱。记者还注意到,几乎我市举行的每一场演出,其上座率均较高。

去年,市民在家门口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我市的艺术工作者们也在继续潜心创作,再续辉煌。据了解,去年原创音乐作品《嘉绒随想》入选2021年四川省群众文艺汇演活动优秀作品,并入围全国“群星奖”决赛候选名单,这是我市首次入围全国最高群文品牌赛事;原创音乐作品《天边的红云》入围“四川省十大歌曲”和“百年百首”全国优秀新创歌曲;小品《特殊收条》入围四川省第十八届小品小戏决赛等,我市文化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在创作新时代文艺作品的同时,我市还坚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去年,我市启动严道城址考古挖掘工作,积极争取省上在雅设立考古工作站;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雅安茶厂入选全省首批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宝兴县纳入全省首批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我市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项,省级非遗“环山鸡节”传承人王志全抢救记录项目被评为全省两个优秀项目之一;精心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10余场。新增天全牛儿灯高宝华、木雅藏族“什结拉布”王召全等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霞、胡运被评为“四川省突出贡献乡村文旅能人”,刘毅恒、田济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芦山县根雕文化产业园获评四川省首批“文创集市”和“四川省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基地”。芦山县3件雕塑作品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第56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仿真植物及配套用品展、2021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中,斩获一金两银的佳绩;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石棉县蟹螺藏族乡等4个乡镇获得“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21年我市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植“感党恩 爱雅安 庆百年”九字主题品牌活动,精心举办“颂歌献给党”“歌声里的党史”“花儿朵朵童心向党”等各类群文活动300余场次,惠及群众32万人次。雅安市广播电视台通过“报、网、端、微、屏”等平台,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专题宣传活动,推出《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等稿件150余篇;石棉县融媒体中心创作的《阿依木嘎格萨尔》在“精彩短视频 百年映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四川省短视频创作传播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作品(专业组)等。

2021年,在文化输出上,我市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有线电视数字高清化改造、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建设。今年,省广播电视局下达我市民生工程任务省级拨付资金278.22万元,用于支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向户户通升级,11月25日,全市已完成拨付资金377.59万元(含省级配套资金278.2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9.37万元),该建设专项资金已全面拨付完毕,有效保障了边远山区群众优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群众满意率达98%。

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了“省、市、县、乡、村”多级联动的应急广播(村村响)体系,聚力抓好应急广播“村村响”在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防汛减灾、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作用,着力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和覆盖率,打通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通道。今年以来,发布权威疫情消息983条、最新动态274条,播出频次2413次,时长达30524分钟;制播防汛相关信息585条,播报气象灾害预警动态信息3900余条次,累计播报相关信息共计6万余条次;制播森林防火宣传小知识、防疫知识、农业科技知识、政策要求等6000余条,时事新闻3600余条,不断赢得广大群众对广播“村村响”的支持和认同。

以赛促旅务实创新

“去年下半年,我和朋友在这里观看了精彩的自行车赛,同时也激发了我参与这项运动的热情。”1月4日傍晚,在雨城区熊猫大道散步的市民张静说。

谈起去年9月在我市举行的“骑遍四川·2021环茶马古道雅安公路自行车赛”,我市各县(区)市民依然津津乐道。在8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24支队伍的156名选手,汇聚在我市各个县区,畅快骑行。

我市举办该自行车赛事已是第二年,该赛事还被评为2021年度川渝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去年,该赛事在我市六县两区八个赛段进行,比赛路线融入大熊猫、茶马古道等元素。同时,我市部分县区在赛道起点和终点处,除提供基本的常规补给外,还供应了特色文创产品和特色美食,给参赛运动员带来了一场“体育+旅游+文化”完美融合的赛事体验。此外,该赛事因严格的疫情防控、贴心的服务保障、热情的观众、有序的赛事组织,也赢得了参赛选手和广大市民的广泛认可和良好口碑。“整个赛事的组织工作做得非常好,防疫工作也十分到位。”拿下此次自行车赛个人冠军的徐暄评说。

近年来,我市积极挖掘赛事的平台价值,持续放大赛事综合效应,发挥赛事对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的拉动作用,目前体育赛事已成为推动我市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核心产品,以及拉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去年,我市还成功引进并承办了2021年国青男篮挑战赛、四川省第一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四川省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气排球比赛等国家和省级体育赛事10余项,同时还举办了雅安市首届中小学生网球锦标赛等本土赛事30余项。

一场场赛事的成功举办,对我市的城市软、硬实力既是一次检验,又是一次提高。目前,我市体育产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已有一批大型体育产业项目在我市落地建设。接下来,我市将围绕创建国家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目标,融入四川省体育产业核心区。

此外,我市积极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健身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畅享健康生活。目前,全市7个大型体育场馆全部面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在新的一年里,我市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合格率作为衡量“健康雅安”建设的重要指标,加大资金投入公共体育场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体育生活。

守安全底线再出发

2021年,每逢节假日到来时,在我市各大文旅经营场所,总能看到文旅执法人员的身影,他们在做常规安全检查的同时,还会再三强调涉旅单位要在节日期间做好游客安全工作。

在全员努力下,2021年我市节假日文旅市场整体安全有序。“去年,我局严守安全底线,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管理工作,建立县级领导‘包县连点’机制和A级旅游景区熔断机制,对全市文物安全、体育安全、景区安全、广电播出安全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以来,该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900余人次,检查文旅经营单位2900余家(次),全市文旅市场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总体运行良好,安全有序。

2021年,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通过开展全市严厉打击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清理整治、多媒介强化广播电视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等工作,没收卫星地面接收设施4套,责令商家自行销毁4套,有效打击了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行为,使非法销售、安装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并增强了群众的守法意识,规范了用户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行为,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市场秩序、净化广播电视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加强对重大活动、重点时段、重要节目安全播出的组织保障,实现安全播出“零”事故目标,分别被省委办公厅、市委表扬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

守住安全底线,开启新的征程。

1月6日,位于荥经县的無念·云峰山居项目正在进行场平工程和施工便道建设,该项目是我市去年有序推进建设的重大文旅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0.3亿元。

过去一年,我市出台《雅安市优选文体旅游和广电储备项目库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市、县(区)两级项目库,编制《雅安文旅项目招商手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杭州开展雅安精品文旅资源及重点文旅项目推介。累计签约亿元以上文体旅游项目18个,签约总金额248亿元。我市海子山、王岗坪、熊猫会展博览馆等重大文旅项目加快推进,蒙顶山景区提升改造项目、十里梅香·茶源小镇项目等33个重点文体旅项目预计完成投资50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04%;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熊猫老家入口社区、熊猫会展博览馆等5个省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10%;海子山、孟获城景区开发等10个省文旅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30%,纳入省、市重点文旅项目均已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一组组数据是对过去一年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新的一年我市文体旅人开展工作的鼓励与鞭策。

新的一年,我市文体旅人还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推动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将文体旅产业培育成全市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绿色产业,着力把雅安打造成为“成渝后花园,五宜幸福地”,为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戴富丽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