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人士看雅安 真想留在雅安不走了
13日至17日,2008年度四川新闻奖评选工作在雅安举行,来自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新闻学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华社四川分社、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战旗报、成都传媒集团、四川工人日报和省内各市州报刊的负责人齐聚雅安,对全省各新闻单位初评择优推荐出来的新闻作品进行了评选,并复评出了消息类、通讯类、连续(系列、组合)报道类、评论(论文、专栏)类2008年度四川新闻奖的一、二、三等奖。
在雅期间,37名评委认真阅读了参评的514件新闻作品,在阅评新闻作品的间隙,这些传媒精英用他们独特的眼光审视了雅安的城市变化、品味了雅安的山山水水……
品藏茶 评好稿
15日下午,本次新闻奖的评委们来到市区兄弟友谊茶楼,一边品尝藏茶,一边对新闻作品进行分组初评。
一走进兄弟友谊茶楼,评委们便被迎面飘来的浓郁藏茶香味吸引住了。在进行初评前,兄弟友谊茶楼的茶艺工作人员首先为各组评委进行了精彩的茶艺表演,评委们一边品着手中热气腾腾的藏茶,一边观看着茶艺表演。
工作人员手法娴熟地取出藏茶投入壶中,用沸水将茶润上15至30秒后,倒掉茶水,再逐渐添加沸水,此时便可看见茶水在蜡烛的加热下逐渐呈现出醇醇的红色。省新闻学会副会长、通讯评委组组长杨文镒对藏茶十分感兴趣,他不时询问工作人员藏茶有哪些特点,与云南的普洱茶有什么区别等。
工作人员向评委们介绍,藏茶有着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作为“边销茶”的历史也有千年之久,经过数代人的潜心研究,藏茶具有了区别于目前所有茶品的独特味道,对人体有特殊的调理和保健作用。藏茶隶属于黑茶类,是全发酵紧压茶,其原料来源于高山小叶成熟茶,与其他茶类相比,具有耐冲泡、香郁持久等特点。
部分新闻奖评委们对藏茶的口感情有独钟,表示茶汤入口后十分润滑,具有独特的陈香,滋味淳厚回甘。
一些评委也对藏茶独特的口感不太适应,省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张立伟说:“我觉得藏茶的口感没有绿茶好,我还是比较喜欢绿茶的味道。”此时,《四川工人日报》总编辑蔡虹当起了藏茶的临时宣传员,还教大家怎么喝藏茶。她说:“你们可别觉得藏茶的口感不好,这茶有着许多保健作用,我在家就经常喝藏茶。”对于实在不喜欢藏茶的评委,蔡虹也给出了不错的选择,在藏茶中加奶,制成奶茶,味道就会好很多,也同样具有保健的功效。藏茶富含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等,长期饮用藏茶具有消脂减肥、调理肠胃、促消化、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消除疲劳、调解睡眠、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调节人体机能平衡、抗辐射等保健作用。
在评稿后的休息间隙,一些评委意外发现茶楼内的墙是用藏茶茶砖装饰的,顿时,评委们纷纷走近墙壁研究起来,当得知用藏茶制成的茶砖进行家装,完全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时,评委们都觉得十分神奇。“这样的茶楼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不仅环境好,而且还能让人在品茶的同时,不断发现一些新奇的事物,增添了喝茶的趣味性。”达州日报副总编辑何南观说。
雅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茶叶生态环境,也充分保证了雅安市兄弟友谊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叶品质和茶叶资源。该公司是一家藏茶(边销茶)专业生产企业,建于1992年,砖茶年产量3000吨,绝大部分销往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2002年被商务部、民委等七部委评为“国家边销茶定点企业”。该公司的产品以独特个性化的风格,吸引了来自国内的茶文化专家以及世界各国友人,相继有韩国、日本、美国、法国、印度、斯洛文尼亚、马来西亚等国际友人前来参观。
当日下午,评委们一边品着香醇浓厚的藏茶,一边评论着推荐的优秀新闻作品。经过仔细地评选,2008年度四川新闻奖的各项奖项被初步评定了出来。
谈“三雅” 赞美景
“为什么称雅安女孩为‘雅女’?”“雅安的雨为什么那么多?”省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张立伟及其他传媒人士对我市“三雅”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传说当年女娲补天殚精竭虑于雅安,其身体化为‘碧峰峡’,其剑坠入雅安周公河变成了‘雅鱼’;又因天缝未及时补牢,细雨长年飘洒,如云似雾,恍若轻纱,故称‘雅雨’;雅雨滋润下的雅安女孩肤洁如瓷,秀丽清纯,温雅贤淑,即‘雅女’……”
听完碧峰峡景区导游的介绍,众人感慨万千,张立伟表示,“女娲传说”是个美丽的传说,“三雅”文化是其美妙的衍生。这是雅安旅游文化的独特资源,继续加以挖掘,对丰富旅游的文化有重要作用。
站在碧峰峡接待大厅里,面对香港著名油画家刘宇一先生的“女娲之歌”油画,《自贡日报》总编辑傅仕彬发出了“想像力很丰富”的感慨,他认为,雅安对“女娲补天记”的深度挖掘有力推动了雅安旅游业的发展,是旅游与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
《巴中日报》副总编辑夏文冰2005年曾到过雅安。初识雅安,夏文冰对“三雅”文化情有独钟,后来,在博客里,他用动人的笔触动情地写到:走进雅安,过目不忘“三雅”,更深切地感受到“秀雅宁安”的繁荣与活力。那奔流不息的青衣江,那璀璨迷人的廊桥、滨河路,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的昼夜,无不潇洒着这方山水特有的浪漫风采,无不洋溢着川藏边城沧桑的传奇色彩。温馨多姿的雅雨,温柔妩媚的雅女,温润滋养的雅鱼,装点着、打造着全川人居环境最佳的雨城,美丽着、神韵着刚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绝色“三雅”,集天地造化之灵气,无疑是挡不住的诱惑,丰富着我们的美好记忆。此番再入雅安,夏文冰对雅安的热情不减,一路不断用相机记录着这片土地的美景。
游山水 看熊猫
“走到这峡谷里才真正感觉到秀雅宁安!”17日,在碧峰峡景区的林木葱郁、峰峦叠嶂中,惊赞声与相机“咔嚓”声交错迭起。处处美景吸引了来我市参加2008年四川新闻奖的传媒人士。
17日上午,参加2008年度四川新闻评奖会的传媒人士在紧张的评选工作之余,齐聚碧峰峡风景名胜区,领略了碧峰峡野生动物园的自由、和谐和峡谷景色的险峻、奇幽。
“呀,快看,前面路边上有一只狮子!”在碧峰峡野生动物园的猛兽区,车转过一个弯,路边一只威武雄壮的雄狮凝神远眺,让车内众评委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纷纷离开各自的座位,激动地挤到车头部位,举起相机记下这动人心弦的瞬间。
乘车经过猛兽区,步行游过温驯动物观光区,听鸟鸣,看雀舞……游一路,照一路。
一进入景区,评委们手中的相机就没“闲”下来。景区还未游到一半,《内江日报》总编辑毛觉云的相机便没了电,他一边换电池,一边自言自语:“美景太多了,一块电池不够用!”
省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张立伟早在2005年便来过雅安,却是首次到碧峰峡景区,“那年去的是蒙顶山,品的是蒙顶茶,这次来碧峰峡,感觉内容更丰富,值得一游!”
刚走到峡谷入口处,《自贡日报》总编辑傅仕彬便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机,连拍数张照片,还意犹未尽地说:“这个角度不好,完全没展现出峡谷的深幽之势,待会儿下到谷底,继续拍!”
在千层岩瀑布,评委们或拍照留影,或静静品味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在《攀枝花日报》副总编辑徐立华眼里,碧峰峡峡谷景区依山傍水,几乎不见人工痕迹,真正让人体验了回归自然的清新、舒畅,“很难得!”
《巴中日报》副总编辑夏文冰与雅安渊源颇深,爱好摄影的他不仅是《巴中日报》副总编辑,还是省新闻摄影协会会员,在其2008年10月出版的《影诗》一书中,特别提到了雅安的蒙山茶、大熊猫和雨城廊桥,称赞雅安“独珍意境令神往”、“瑰丽风情万人赏。”
“来过雅安很多次,还从没有看到过大熊猫。”17日上午,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一行,让众多评委彻底恋上了雅安。“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雅安给予国宝的庇护让他们深受感动。
“天哪,熊猫吃竹子还剥皮呀!”《眉山日报》副总编辑王军进入基地就直奔大熊猫圈舍,刚好看到一只大熊猫靠在树根下津津有味地啃食竹子。
王军目不转睛地盯着。大熊猫挑选一根竹子握在手中,前掌紧握竹子送到嘴里用大牙娴熟地撕掉外面的粗皮。然后一节一节地塞到嘴里,“大熊猫吃竹子跟咱们吃甘蔗没什么两样啊。”王军的幽默逗得旁人哈哈大笑。
走进熊猫幼儿园,面对震后出生的13只大熊猫幼仔,一行人更难抑制激动。前一天面对稿件严肃认真的评委个个童趣十足。
“打架斗殴”“发呆犯傻”“舔脚趾、翻单杠”……13只熊猫宝宝“各显神通”,逗得围栏外的评委们哈哈大笑,只听相机快门一阵急响,许多评委相机的卡片爆满了。“真想留在雅安不走了”一位评委说。
在景区许多纪念品摊点前,有人不走了,他们出来时手中都抱着一堆可爱的毛绒玩具大熊猫。
“大熊猫能安然无恙,亲身来雅安看到他们健康的生活和看报道感觉真不一样。”《四川工人日报》总编辑蔡虹说,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对大熊猫的呵护让人感动。
有文化 有魅力
17日上午,夜雨停歇后,朝阳初升。轻雾笼罩山间,一缕缕飘来又飘走。市区张家山公园被一份初夏的薄雾包围。最后一天的评审工作还没开始,许多评委已早早起床在林中漫步多时。
“空气真好,如果我在雅安一定每天都走一趟。”省记协副主席唐嗣田坐在木板搭建的平台上品着清茶感慨地说,他告诉记者,雅安是他全家人经常来的地方,这里的空气、环境每次都能让他心旷神怡。
新华社四川分社供稿部主任杨燕梅6时不到就起床了,围着张家山公园转了一大圈,一直走到市区。
“一个地方风景美固然重要,但真正赋予景区生命力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甘孜日报》总编辑东风一路玩着他的“长枪短炮”,让他舍不得撒手的正是一处处迷人的风光。
东风告诉记者,雅安是他常来的地方,也是来了不想走的地方。在上里古镇的河边,端起一杯清茶,他很是享受。
东风告诉记者,上里古镇作为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又是红军长征过境之地,她的内涵非常丰富,挖掘不尽。一直喜欢研究茶马文化和藏文化的他对上里古镇情有独钟。
东风的同事蒋平也对上里古镇的文化了解甚多。对于照片颇感兴趣的他发现古镇一家客栈的墙上挂着茶马古道的老照片。
“上里古镇的文化应该被更多人知晓,应该更用心打造。”蒋平建议,哪些老照片可以做成灯箱罩,挂在古镇的街道上,让那远古的记忆变成古镇的一张名片,让这里更有魅力。
“气候、环境都太好咯,我昨天睡了一个好觉。”《泸州晚报》副总编辑牟红告诉记者,雅安的气候温润,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体味舒适和悠闲,这是在泸州很难享受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