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余个日夜的坚守 大宝山隧道提前贯通

来源:
2009-07-06 09:40
浏览:
收藏 打印

  6月30日,雅西高速公路石棉段C13合同段控制性工程——大宝山隧道提前全线贯通。大宝山隧道的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了1年半的时间就成功打通了隧道。

  严格控制

  隧道未发生事故

  大宝山隧道位于石棉县永和乡境内,隧道左右线累计长4044米,施工队于2008年2月正式进场施工,400余名建设者日夜奋战,隧道不仅实现了安全施工,还比合同规定的工期提前了1年多实现贯通。

  值得一提的是,大宝山隧道是全线设计3座瓦斯隧道中的一座。“隧道中存在瓦斯,意味着在打隧道时完全不能使用炸药。”项目负责人介绍。

  大宝山隧道在设计上属于瓦斯隧道,这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建设者进场时,项目部就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防范措施。施工队员在进入隧道时,不能带打火机、手机等物品,甚至不能穿化纤衣物,就连钥匙也不能带进隧道。

  “因为钥匙属于金属制品,摩擦时容易发生静电而产生火花,一旦出现火花,就可能造成可怕后果。”该负责人说。

  除了严密的安全控制,施工单位还一次性投入近40万元,购买了国内先进的瓦斯探测仪器和隧道通风设备。隧道自开工以来,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地震后

  建设者坚守岗位

  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大宝山隧道的施工人员正在隧道内紧张施工。“当时只感觉地动山摇,站都站不稳。大家团结一心,有序快速安全撤离了隧道。”强烈的震动后,技术人员进入隧道查看情况,隧道没有受到任何损坏。

  地震发生后不久,隧道施工又恢复了正常。但是该项目的施工队员95%都来自川内,且大部分都来自于重灾区。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家变成了废墟,施工队员没有一个提出请假要求,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岗位上。

  “当时我们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将隧道打通,我们才能回家。”施工队员说。

  同一时间,雅西高速公路C1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在地震发生后,迅速组成了抗震救灾突击队,严阵以待,随时做好奔赴救灾前线的准备。员工们纷纷捐款,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就自发捐款5万余元,缴纳特殊党费近2万元。

  当大宝山隧道最后一声炮响后,施工队发出了欢呼声。“隧道通了,我们也能回家看看了。”

  原始工具

  成功穿越砂砾石地层

  大宝山隧道开工后,隧道建设者依托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攻克了裂隙发育、围岩变化频繁等诸多施工技术难题。“要说最困难的,就是在出口处遇到100余米的砂砾石地层。”项目负责人说。

  据介绍,砂砾石地层结构不能使用大型机具进行施工,也不能使用炸药进行爆破,否则将致山体垮塌。施工队只能使用钻子等工具,小范围慢慢施工。

  “人工操作速度十分缓慢,有时候一天还挖不到50厘米。200余米的砂砾石地层我们整整挖了4个月。”项目负责人介绍。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隧道建设者成功穿越了砂砾石地层,为国内同类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周万龙记者康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