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经验启迪思维 结合实际建设新村——我市各县区积极思考谋划新村建设推进工作之二

来源:
2012-06-20 10:29
浏览:
收藏 打印

凉山州德昌县大坝村新村一隅

  思考:

  增长见识 收获经验

  6月11日至12日市委、市政府组织的考察活动是及时的、必要的,使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路、收获了经验,应该说几个参观点真正实现了“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的目标。主要体会一是规划水平高;二是建设机制新;三是群众主体突出;四是人居环境优美;五是公共服务完善。这些经验和体会对我们今后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谋划:

  到2020年全县建成新村652个

  汉源县过去交通闭塞、基础薄弱,随着高速公路的贯通,新农村建设翻开崭新的一页,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按照“三段三线三区”的思路,力争到2020年全县建成新村652个,新村综合体4个,涉及农户9.2万人,聚居度达92.6%。同时,结合移民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围绕有机蔬菜基地建设,投入资金1.9亿元重点打造前域乡前域社区,大田乡向阳村、木林村。结合观光农业发展,按照“点式突破、抓点示范、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扩面”的原则,以九襄镇三强村为中心,整体推进九襄镇幸福村、红光村和大田乡胜利村。结合移民新村建设,统筹使用北部6县(区)对口帮扶资金,重点打造市荣、白鹤、小堡等6个移民集镇。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在建黎乡建设贡椒园和花椒博物馆,在九襄镇实施改造开发工程。结合精品文化村寨建设,重点打造独具藏彝民族风情的片马村、小堡集镇、金钟山、金银坪等区域,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地质灾害搬迁,对因地质灾害搬迁到大岭乡西南村的民房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实施产业配套,促进搬迁带动作用。

  举措:

  超前谋思抓规划

  统筹兼顾抓建设

  汉源县将采取七大举措推进新村建设:一是超前谋思抓规划;二是统筹兼顾抓建设;三是提升产业抓发展;四是加大投入抓整合;五是强化宣传抓教育;六是夯实基础抓推进;七是加强领导抓落实。

  思考:

  启迪思维 找到差距

  这次市委、市政府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让雨城区借鉴了好的做法,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看见了自身的差距。进一步明确了在新村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实施、综合示范”的原则,定位目标、措施和载体,进一步坚定了“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打造具有一流水平的新村建设”的思路和方向。

  谋划:

  打造既有时代气息

  又有显著地方特色的村落民居

  6月8日,雨城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省委领导重要指示和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研究该区贯彻落实措施。6月9日起,全区由分管领导牵头组成5个调研组,对应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二十字方针”,选择2个已经建成、3个拟建的乡镇和村进行深入调研、认真梳理。结合学习经验和雨城实际进一步完善雨城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制定三线沿线的农房风貌改造规划和农房改造详规,力争打造“平面布局合理,立面造型新颖,空间尺度适宜,风格简洁明快,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显著地方特色”的村落民居。

  举措:

  把握关键重点突破

  锁定目标实现示范

  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高起点规划、多层次破题。在“生产发展”上,针对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和整合,项目资源集中打造和示范,彻底改善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产发展。在“生活宽裕”上,针对农民群众增收渠道不宽、收入偏低,林竹、茶叶、水禽、果蔬等传统产业“优”而无“势”、“特”而不“强”的现状,结合打造茶叶、果蔬万亩亿元示范区,深化新村示范点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引导和扶持更多群众融入产业链条。在“乡风文明”上,在全区村级活动室全面交付使用,阵地问题解决后,重点借助学习型组织建设和“书香雨城”活动,加强群众文明习惯养成,探索新村文明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在“村容整洁”上,重点推进国、省干线和旅游沿线高速公路三线沿线的风貌塑造上档升级。在“管理民主”上,着眼基层党建带动社会管理创新示范点,促进基层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深度融合。在资金投入上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集中打捆使用、重点投放涉农项目资金,区财政在每个示范点投入农房建设奖励资金和贴息贷款资金100万元。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吸收民营资金,采取BT、BOT、土地整理等多种方式,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加入。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实施、综合示范”的原则,锁定目标,实现示范。今年起,初步将结合新村规划、移民安置、“五十百千”、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开展11个各级各类的示范打造。一是三线农房提升建设项目;二是打造亮点示范项目;三是启动一批新村建设项目。首席记者 王大军 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