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研制成功降氟边茶首批2.5吨销往藏区

来源:
2006-10-16 00:00
浏览:
收藏 打印

  本报讯不久之后,藏族同胞的铜壶和铝壶里热气腾腾煮着的将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茶叶。这种茶叶来自雅安,它有一个全新的名字——降氟边茶。
  昨(15)日,记者获悉,由四川农业大学、甘孜州科技局、名山朗赛茶业公司、雅安友谊茶业公司和雅安吉祥茶业公司组成的“2005-2006年度课题组”,近日试制 出2.5吨降氟边茶,并经国家茶业质量检测中心、中国茶叶研究所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等权威部门检测通过,预计将于10月底销往甘孜、拉萨等地。这是雅安历史上首次研制成功降 氟边茶。
  为适应藏族同胞对茶的独特风味和口感,边茶主要是以茶树的粗老叶片和枝条为原料。然而茶树具有选择性地从土壤、空气中吸收氟的特性,并在体内积蓄,积蓄的时间愈长,氟 含量愈高。
  据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茶学系何春雷教授介绍,人体摄入适量的氟,可减少骨损害和牙齿损害。但氟摄入过量,就会导致氟骨症和氟斑牙。低氟边茶既保证了民族同胞对茶 叶的需求,又避免了由于摄氟过多所造成的危害,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何春雷教授介绍说,边茶氟含量的高低与制作工艺的关系不大,影响边茶氟含量最大的因素是原材料中氟的含量。边茶要降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低氟原材料,这也是防止“边 茶型氟中毒”的最好方式。
  在雅安,何春雷是率先树起研制降氟茶大旗的人。谈起自己的科研之路,何教授回忆道:“早在1989年,我就看到了一篇关于民族地区因饮茶引起氟中毒的报道,于是开始着 手研究边茶的氟含量。但那时候别说雅安,连全国也没有人做这方面的专题研究,茶叶中的氟含量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何春雷说,他与川农大的另两名教授自筹资金,在当时的雅安茶厂、天全茶厂和荥经茶厂的支持下,筹集到15000元开始研究工作。到1991年,才初步摸清了边茶含氟的 实际情况,找到了含氟量高的真正原因,但由于资金有限,研究工作没有深入下去。直到2005年,四川省科技厅拨下10万元科研经费,这项研究才得以开始科技攻关。
  据了解,雅安此次销往藏区的首批2.5吨降氟边茶,融入了传统康砖、金尖茶生产工艺,是结合企业、有关科研部门和高校专家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经过多年努力研制而成。它 不但将茶叶中高含氟量降低到适量,而且大大提高了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儿茶素、茶多酚和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有助增氧、防衰老、防癌、治癌、提神、醒脑、利尿、降血 糖,还有帮助消食、去腻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等功能,最适宜藏族同胞以青茶或酥油茶方式饮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