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人民法院构建多元解纷体系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 法治固本强基 多元善治惠民
天全县人民法院开展线上调解工作
□天全县人民法院
本报记者 李晓明
近年来,天全县人民法院以诉调对接机制为抓手,推动矛盾化解从“单点突破”向“多元共治”转型,多元解纷从“单兵作战”向“系统集成”跃升,实现基层治理的蝶变升级。
诉调对接“夯基垒台”
“第一次接触当事人,要耐心倾听诉求,让他先‘吐苦水’。”近日,在天全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调解室,调解员高益蓉正向新来的调解员小陈传授工作“秘籍”。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天全县人民法院迅速响应,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推动成立天全县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诉调委),并于2019年4月19日入驻诉讼服务中心,开启天全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之路。
“我担任人民调解员调解的第一件案子是赡养纠纷,最终能调解好,还多亏了郑法官的指导。”高益蓉回忆起担任人民调解员调解的一起赡养纠纷。87岁的李奶奶因儿子刘某拒绝赡养诉至法院。电话沟通中,刘某直接挂断,抵触情绪强烈。
天全县人民法院法官郑久英与高益蓉走访发现,矛盾源于遗产分配积怨。经释法说理,母子最终达成协议。“高大姐,写调解协议的时候要注意,刚刚说的是生活费一个月300元,不是赡养费,医疗费要另外给。”郑久英的指导让高益蓉深感调解工作的专业性。
调解员的解纷能力关乎案件办理质量,更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全面提升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调解水平,天全县人民法院为人民调解员量身定制“理论+实战”成长套餐,通过法官日常指导、庭审旁听观摩、典型案例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全覆盖调解业务培训32场次,调解员的法律应用、沟通协调以及文书制作能力得到大幅增强,逐渐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的“前沿尖兵”。截至目前,诉调委共调解案件7338件,调解成功率50.65%。
多元解纷“羽翼渐丰”
天全县城厢镇水韵嘉苑小区是安置小区,近年因物业纠纷引发矛盾。2023年,近200户业主拒缴物业费,物业公司批量起诉。
“若全部进入诉讼程序,既浪费司法资源,又易引发群体事件。”天全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高玉丹迅速联系天全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城厢镇政府及诉调委,启动天全县“法院+”多元解纷机制,形成多方合力,共同参与矛盾化解。推动物业整改服务并公示承诺。业主缴费率从不足50%升至80%,2024年,该小区获评“省级依法治理试点”。
“近年来,天全县人民法院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推动县委出台有关实施意见,先后与县委政法委、司法行政等部门会签关于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开展‘无讼村(社区)’、强化诉调对接工作等文件,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天全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全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在多元解纷工作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推动天全县成立调解组织5家,全县备案调解员500余人,法院“石榴籽”调解、公安“藏汉双语调解”、兴业乡“索玛花工作室”等特色调解品牌逐步确立,交通事故、劳动争议、金融纠纷等行业性调解组织实质运行,平安建设工作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城厢镇徙榆社区被命名为四川基层治理示范社区,慈朗社区获评四川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天全县社区治理工作成为“新样板”。
数字赋能“定分止争”
“我们五个人在外地,雨天赶不回来调解怎么办?”农民工何某某通过电话求助。天全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指导其登录“多元调解”小程序,两小时后,5起劳务纠纷在线达成协议,司法确认裁定书当日电子送达。
何某某的便捷解纷体验,得益于天全县人民法院深化互联网诉讼和深推人民调解平台应用的各项举措。人民群众的体验就是法院工作的“试金石”,如何提高诉调对接工作质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利用信息技术赋能为司法工作注入新动力,是一个重要选项。
“随着调解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发现有很多当事人在外地,有些同意调解,但是不愿意来回奔波花路费。”高益蓉将情况反映给天全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后,法院随即研判,率先于2020年在全市建成音视频在线调解室,以“数字”为笔勾勒司法为民新图景。据悉,音视频在线调解室建成后,共在线调解案件5979件,在线申请司法确认553件,调解成功率从32.5%提升至56.63%,平均调解周期从24.5天缩短至14.6天。
2021年年底,《人民法院在线调解规则》出台,明确了在线调解框架体系,为法院立案前的调解工作指明了方向。天全县人民法院在扩充调解资源的同时,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IP电话、调解助手等增效工具,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不断勾勒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司法满意度的生动实践。
从“耐心听、细心调”到“数据跑、云端解”,天全县人民法院的诉调对接工作既保留着“以和为贵”的文化基因,又闪耀着“数字正义”的创新光芒。
“枫桥经验”再焕生机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全力推进社会治理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2025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运行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人民法院立足法定职能,深入开展诉调对接和多元解纷工作提供了遵循。
在天全县委政法委的统筹协调下,天全县人民法院全力做好综治中心进驻工作,提前制定规范服务、文明接待等工作制度,摆放调解流程、诉讼指南、要素式文本等,选派2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组成诉讼服务团队常驻天全县综治中心,诉调委调解员同步入驻,会同开展诉讼咨询、指导调解、诉调对接等工作。
在乡级综治中心采取随驻的方式,结合前期建立的法官联系乡镇工作站及诉讼服务“联乡包村”工作模式,通过“点对点”指导、巡回审判和视频指导等方式开展对接工作,最大限度释放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强大效能。
自进驻以来,在天全县综治中心牵头统筹下,天全县人民法院与相关单位协同化解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工工资追讨、商品房销售等纠纷95件。
从推动强化调解组织建设激活基层治理细胞,到在线调解打破纠纷解决时空壁垒,再到融入综治中心构建治理共同体,这不仅是天全县人民法院的成长轨迹,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发展的生动注脚。
面向未来,天全县人民法院将锚定治理航向,强化数字赋能,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基层善治,在治理航道上书写更高水平的法治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