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抢抓农时 育出丰收“好苗头”
名山区万亩粮经现代农业园区一隅
本报讯(王天杰 曾琳怡 李科 记者李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根基,承载着丰收的希望。随着气温回暖,近期,名山区万亩粮经现代农业园区内掀起春耕春播的热潮,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正在广袤田野上展开。
4月15日,记者在该园区看到,当地村民分工有序,有的熟练地平整秧田;有的双手稳稳提着装满稻种的竹篮,手臂有节奏地左右摆动,饱满的稻种如雨点般均匀地落入平整好的秧田中;有的则小心翼翼展开地膜,仔细抚平每一处褶皱,确保地膜与地面紧密贴合,为稻种营造温暖舒适的“小窝”,助力稻种顺利发芽、茁壮成长。园区里,忙碌的村民们正合力奏响充满希望的播种乐章。
据了解,此次集中培育的水稻品种共有12个,共育稻种200公斤,计划栽种400亩稻田。
四川忠伟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吴松介绍,他们选育的12个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不易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强等优点,而且米质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育秧工作完成后,我们预估五月中旬进入田间栽插期,五月底前可完成400亩水稻栽插任务。”吴松说,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他们在前期已适时进行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这批秧苗预计40天左右便可挑选壮苗移栽。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对于种植水稻而言,育好秧苗是实现高产的关键。接下来,名山区农业农村局将安排技术人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秧苗长势,提供科学的田间管理指导,传授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技巧,全方位为插秧移栽做好准备。
名山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园区建设股副股长成举介绍,他们随时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特别是在关键防控时期,还将通过技术手段指导种植户进行农事生产,确保水稻产量和质量,助力粮食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