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 铺好信息“路” 服务老百姓 ——我市推进“互联网+”发展系列报道之七
要找政府办事,却不知从何下手?如今,在雅安,只需使用手机或者电脑,打开雅安市人民政府网站——“雅安之窗”,点击办事服务进行实时查询,便可一目了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政务”已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以往“高高在上”的政务服务更加接地气。
13日,记者从市政府办获悉,当前,为创新政务服务,我市正借助“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东风,通过统筹建设市级政务云平台、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等手段,打造智慧型政府,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
故事
动动手指就可完成认证
今年5月的一天,家住绵阳的周德森老人在家人的帮助下,在电脑前顺利完成了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协助认证。
周德森老人今年已经72岁了,是我市康雅木业有限公司的退休职工,2002年退休后,老人便搬到了绵阳居住。从2003年开始,国家要求对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进行认证,此后的每一年,周德森或是需要回到雅安的社保经办机构进行认证,或是需要到绵阳的社保经办机构领取并填写《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协助认证表》,加盖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公章后再寄回雅安的社保经办机构进行认证。
“费时又麻烦,很不方便。”这是周德森老人和其他退休人员共同的心声。
2010年,市社保局积极创新窗口服务工作,通过互联网,建立异地居住退休人员QQ群,在每年的3月至5月,对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进行网上QQ认证。
8月13日下午2点30分左右,趁着前来办事群众不多的间隙,市社保局窗口工作人员杜玲坐在一台电脑前,打开手中的《QQ视频验证名单》,对照着电脑中的截屏照片进行一一登记。
“一开始,进行QQ认证的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并不多,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异地居住退休人员接受了这样的认证方式。”杜玲说,今年,已有517名居住在外地的雅安退休人员进行了QQ认证,这之中甚至还有居住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雅安退休人员。
“自从进行QQ认证后,我们这些居住在外地的雅安退休人员享受到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只需坐在电脑前,动动手指,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认证,再也不用舟车劳顿去政务服务中心排队办理了。”周德森说。
重点
统筹建设市级政务云平台
根据《雅安市2015年“互联网+”重点工作方案》,我市今年“互联网+政务”的工作重点为:
统筹建设市级政务云平台。完成市级政务云顶层设计,制定购买服务指标体系,完成政务云基础平台的采购、测试和运行,初步实现全市新建政务系统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以提升政务服务为主线,扩大全市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积极探索建立标准统一、数据共享的政府机关门户网站群(含移动互联网门户网站和手机app),整合政府门户网站和其他已有的电子政务外网系统资源,为各类业务系统应用提供网络支持。增加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政务创新能力,建设政务云、政务服务热线、网上办事大厅、综治管理、可信云等公众服务应用。
市社保局窗口工作人员杜玲正在整理QQ视频验证的名单
权威解读
初步实现全市资源共建共享
“‘互联网+政务’主要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推动政府搭建智慧城市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的最优化和及时化,让老百姓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市政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我市的电子政务从简单的信息发布到网上办事,以及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以雅安市人民政府网站的升级改造为例,升级改造后的雅安之窗进一步增强了政府网站栏目建设,新增了政府机构板块,详细罗列了市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单位名称、地址、电话、传真号等内容,方便群众办事查询,做到有的放矢,避免跑冤枉路。同时,还加大了对灾后重建、行政审批、市级部门“三公”经费开支、市本级财政预决算等重点信息的公开,并创新性地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了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促使承办单位更加认真负责地办理建议和提案。
据介绍,目前,我市已经完成了云计算基础平台的购买服务和全国政府网站第一次普查第一、二阶段工作,正在积极探索电子政务“双网”(电子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基础网络和骨干网,拓展网络覆盖面。同时,全市政府机关协同办公平台建设工作已完成了前期调研和初步需求方案的制定,进入了实质性工作阶段。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建设市级政务云平台,将全市的政务工作与云平台结合起来,初步实现全市新建政务系统资源的共建共享。”该负责人说。
此外,我市还将通过2至3年的时间,建立标准统一、数据共享的政府机关门户网站群,整合政府门户网站和其他已有的电子政务外网系统资源,为各类业务系统应用提供网络支持,避免系统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记者 康君
记者手记
让政务服务随“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在国家大力推动以互联网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大背景下,互联网与政府治理逐渐深度融合,“互联网+”正在给政务服务带来一场全新的变革。
当前,虽然我市的政务服务已经在“互联网+”中有所发展,其便民的本质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所显现,但普及率和使用率还远远不够。来自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通过网上申请的办理事项仅为10件,办结8件,不同意1件,正在办理1件。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部分群众对电子政务服务的认识不够,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办证办事习惯;另一方面是目前仍有很多政务服务事项只能实现办事指南公开,无法实现全流程的在线办理。
因此,要真正实现“互联网+”下的政务服务便民性,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有效整合原本割裂在不同部门的数据资源,拓展电子政务服务范围,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纽带作用,搭建起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桥梁,让政府办公和公众办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一个真正快捷、便利、高效、简约的政务服务将随着“互联网+”快速走入千家万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到那时,市民只需通过移动终端,便可获得政府的相关信息和服务,动动手指点击屏幕就能完成诸如缴费、户籍、社保、营业执照、出入境证件等事项的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