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茶产业如何迈过茶工短缺这道坎?
茶农:看着来不及采摘的芽头变成了叶子,心急如焚:“看着茶叶变树叶,就像银子化成水!”
茶工:到茶园采茶,有几条原则:“茶园不好的不采;不派车接送的不采;没有肉吃的不采;没有楼房不能洗澡的不采。”
茶商:没有优质的鲜味,蒙顶山茶传统茶叶品种无法进行生产。
发展势头迅猛的雅安茶产业正在实现“从种植优势向加工优势的转变、品种优势向品牌优势的转变、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三个转变。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是,茶工短缺, 嫩绿的茶芽孤独地在茶树上老成“昨日黄花”。
眼下,茶叶采摘难,似乎已成为雅安茶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一片片茶园长势喜人,可我们怎么也喜不起来,找不到人采摘,茶叶都快变成树叶了!”4月9日,记者在名山县采访时,这样的感叹不绝于耳。日前,名山县各乡镇都存在不 同程度的采茶工短缺现象。
撤撤撤 茶工回家春耕忙
“天气太热了,钱太少,还不如回去忙春耕。”4月9日,来自荥经县石龙乡的陈明花踏上了回程的汽车,和她一起的还有3个同乡。
陈明花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名山的茶农把采茶的工钱开得较高,对采茶工的待遇也不错,但这个季节基本上都是采摘叶子茶,比不上春天采摘单芽的收入,何况天气渐渐热起来, 他们觉得目前的收入与自己的付出不相当,不少到名山采茶的老乡都陆续回荥经了。
“这几天大部分乘客都是回乡的采茶工。”当天下午4点左右,名山县双河乡一农村客运汽车司机告诉记者。
“每年这个季节都缺采茶工,今年特别严重。”名山县双河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代显臣告诉记者,今年全县的茶园面积增加,缺人手是必然的。再加上目前正处在春耕备耕的关 键时期,许多外地来的采茶工都回家了。“当然,这只是采茶工短缺的原因之一,主要原因还是这个季节的茶叶鲜叶价格上不去,相应的,工钱有所减少,采茶工也觉得不划算。”代 显臣补充到。
“现在的采茶工要求太高,我们实在请不起。”名山县不少乡镇的茶农也有苦衷:“外地的采茶工工钱低了他们不采,正餐少了肉他们不来,家里没有浴室洗澡的他们不来,有的 采茶工还要求住楼房,休息时要有电视看,最好还有席梦思床垫。本县的采茶工基本上都要求包接包送,不然就不来。也不知道他们是来选婆家还是采茶。”为了不让鲜叶老去,大部 分茶农都尽量满足采茶工的要求。即使如此,采茶工仍然难求,不少采茶工回乡更让茶农发愁。
恼恼恼 满树鲜叶快老了
当日上午,火辣辣的阳光下,名山县双河乡长沙村村民王太莲和老伴仍然“奋战”在茶园中。“哪里是请人嘛,完全是求人。”王太莲告诉记者,她家有几亩茶园,从采单芽开 始,家里就请了采茶工,春天茶叶价格高,采茶工的收入也比较高。可是过了清明就很难找到合适的采茶工了。
王太莲说,现在鲜叶价格降低,支付了采茶工工钱,再包吃住,茶农基本没有赚的。除去肥料等农资投入,个别茶农还要亏本。
双河乡延源村6组村民詹程伦到茶叶市场买完一大背鲜叶后对记者说,他家有10多亩茶叶,请了几个采茶工,每人每天30元工钱。而平均每个采茶工采摘的鲜叶也不过卖 40元左右,再除去吃饭等费用,不亏本就谢天谢地了。
茶农有苦衷,采茶工也有怨言:“我们起早贪黑就是为了挣钱,顶着太阳累一天,腰酸背痛还挣不了几个钱,不如回家做别的事。”王太莲请的一个采茶工说。
“找采茶工难,找素质高、能力强的就更难。”代显臣认为,采茶工的缺乏影响了茶叶产量,但真正制约茶业产业发展的还是采茶工的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采茶工为了多采茶,多挣钱,看着茂盛的鲜叶就乱抓。”村民陈宋强说,他们根本不懂采茶的技巧,只顾数量,不管质量。
采茶工一味追求数量,提供给制造环节的茶叶原料往往比较粗糙。“春留鱼叶,夏留真叶。不讲技巧一把抓,也会影响茶树生长。”代显臣说,许多采茶工并不懂采茶也有讲究, 即使懂,为了多采鲜叶,有的采茶工也不会为了保证鲜叶质量,保护茶树而减慢采茶的速度。
“有关部门应该针对采茶工组织一些培训。”代显臣告诉记者,前段时间,雨城区八步乡的一个妇女主任组织了10余个当地闲置的劳动力来到名山双河乡,给他们讲解了有关采 茶的规矩后,按照双方要求,乡政府很快为他们找到打工的人家。代显臣认为,如果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劳动力,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培训,再按照需求合理分配,可以有效缓解用工 矛盾,避免劳动纠纷。
“只要钱开得多肯定有人来,关键是茶叶价格上不去。”茶农期盼,当地能有一两个规模实力较强的茶叶企业支撑产业发展,茶农有钱赚,采茶工工钱高了,采茶工短缺的矛盾也 可得到有效缓解。
年年用工荒,明年怎么办?茶农希望相关部门为他们支招。
来来来 你想对策我支招
近两年,我市投产的茶园增多,茶叶的亩产量也在上升,对采摘人员需求量更大。这几年,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员增多,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从去年开始,我市就出现了采茶用工 紧张的状况,今年,受天气影响,茶叶采摘时间相对集中,导致今年采茶用工紧张的矛盾更为突出。”市农业局经作站站长周开元说,今后几年,我市茶叶亩产量将继续提高,用工紧 张的问题将继续存在。他预计,矛盾将在2010年达到高峰。
如果茶叶采摘全部机械化,采茶用工紧张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周开元说,在名山县,采摘大宗茶的时候,机械化程度达到20%,但名优茶的采摘,必须依靠手工。因为高档的名优茶基本上都是单芽,采茶机虽然功效高,但有一个缺陷—— 没有选择性。用采茶机采茶都是采一芽多叶,且采的茶参差不齐。
有茶叶专家认为,机械化采摘名优茶完全有可能实现,但需要人们改变对名优茶的传统认识,名优茶也可以是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
对此,名山县茶叶专家杨天炯表示反对。他认为,虽然一芽二叶或三叶的营养价值更丰富,但是,我市传统名茶如黄芽、石花、甘露都是用芽头做的,如果颠覆了对传统名茶的理 解,将不利于我市茶文化的宣传。“老祖宗的东西是不能丢的。”
当然,要解决采茶用工紧张问题,加大机械化程度是一条有效途径。杨天炯谈到,我们要逐渐提高机械化生产程度,要根据名优茶的特点,改进机械采茶的方式。
对于采茶工到茶农家择条件而居的现象,相关部门人员均表示,这是市场经济的作用,任何人或者部门都无法从中调解。有人建议,产茶区有关部门可有组织地到剩余劳动力相对 集中的地方进行宣传和引导,同时,对采茶工进行必要的培训。
周开元告诉记者,目前,不少乡村仍有剩余劳动力,不少中年妇女没种过茶,也不懂采茶,说到采茶,有人一无所知,所以不愿走出来。如果有她们信得过的部门有组织地进行一 些简单的培训,有组织地带她们到采茶区采摘茶叶,她们未偿不愿意挣一些家用钱。
市委农工办一负责人说,我市茶产业不仅只是增加了茶农的收入,也为采茶工带来了收入,实现了第一产业的内部劳动力转移。这是好事。但产茶区与无产茶区的对接联系非常重 要,我们要避免茶农在茶叶交易市场“抢”采茶工的现象,要做好服务,加强信息沟通。如果信息沟通到位了,用工紧张的现象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当城市的工业化生产引来无数农民工前往城市时,农村采茶用工紧张,城市下岗职工是否也可到广阔的田野中投劳挣钱?
“现在的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过去人们不以为然的农产品,如今也成为了一个大产业。昔日在厂房上班,今日也能到田地里采茶,应该说,下岗职工采茶是一个可行的办 法。只是采茶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活,部分下岗职工谋职看中长远性。当然,也有部分下岗职工急切地需要找一份活干,到中介所登记谋职,他们的信息来源都在城市中,农村缺采茶 工的信息并不一定为这些急于谋职的下岗工人所了解。所以,有关部门可通过各种方式让下岗工人了解这些信息,并向他们进行一些采茶知识的介绍,下岗职工把流水线搬到茶园也不 是不可能的事。”名山县农业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说。
也有人建议大中专院校组织学生到茶园进行勤工俭学,职业高中的相关专业可将茶园作为实习基地;中小学生春游,也可到茶园踏青,体验式地组织学生采摘茶叶。
记者从我市某生产藏茶的茶厂得到消息,该厂将收购没有及时下树继续生长的茶叶,用来做高品质的藏茶。
瞧瞧瞧 他山“黄花”修“正果”
3月24日,在全国茶馆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召开前,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发展部副主任谢明就提前到了雅安,“除了参加年会外,我还有另 外一个任务,那就是寻找合作伙伴,进行茶树花和茶果的开发应用。”
谢明告诉记者,江浙一带采茶工用工紧张现象更为明显,单纯采摘茶叶的茶园大多要亏本。不少茶农另辟蹊径,他们开设茶趣园、茶家乐,从采茶到传统手工制茶,让市民体验茶 农生活,生意很火爆。不少茶农想方设法拓展茶产业,对茶树花和茶果进行开发应用。因此,部分茶农有选择性地辟出一些茶园,春天到来后,茶芽萌发,茶农并不采摘,而是任它生 长,直至开花结果。而茶树花和茶果的价值,并不比茶芽低。
茶树花和茶果的的开发应用,我市已有茶业界人士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与相关科研、生产加工机构进行合作。有关专家称,虽然茶树花、茶果的开发利用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前景 广阔。
据专家介绍,茶树花富含多种有益成份和活性物质,目前已发现的主要成份有蛋白质、茶多糖、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 及锌、钙、镁、铜、锰、钾、钠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成份对人体具有解毒、抑菌、降脂、降糖、延缓衰老、抗癌抑癌、美容、滋补和健体等功效。茶果除可榨取食用油外,还可提取 药用材料。茶树花、茶果的开发利用,无疑为茶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记者夏平容、周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