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花生香好远?

来源:
2004-12-24 00:00
浏览:
收藏 打印

  在芦山县,人们几乎把花生与龙门联在一起,说龙门,自然想到花生;说花生,自然想到龙门。冬日的芦山县城,“龙门花生”的摊点分外热闹。虽然这种花生价格比普通花生每 公斤高出3元,但购买者依旧络绎不绝。随便询问几位顾客,都夸味道与众不同:香,而且回味甘甜。
  循着这香味,笔者来到盛产龙门花生的龙门乡河心村。一进村庄,就见有个老汉在院坝里筛一小堆沙子,笔者好奇地走上前去。这位名叫骆良福的村民解释说,这些细沙用来炒花 生可以摩擦掉花生壳上的泥土,也可以隔热使花生不易焦锅。说罢他便把筛好的细沙倒进大铁锅,请我用干枯的花生杆帮忙烧锅。拿着大铁铲熟练地翻炒的他,待沙子变干变热后,便 哗啦一声倒进花生。20多分钟后香味愈浓,听得锅里有轻微的爆破声,老骆娴熟地将花生铲进筛眼较大的筛箕里。沙子顺势漏下,再一筛,将花生与沙子统统隔离。他说凉后就会很 脆。一刻钟后,我剥出饱满圆润的花生籽放进口里:嗯!果真香脆细腻,回味甘甜!
  离开骆家,笔者来到种花生的河滩上,但见青青幽幽、长势喜人的小麦、油菜种满在河沙土上。听当地人称这为“白眼沙”,它拥有较强透水性和通气性,很适合种植花生。而且 此地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降雨适量。特有的土壤与气候,为种植花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村民介绍,从8月份花生收割以来,这里的人家就陆续炒花生卖花生,特别是年底花生交易更为火热。因为芦山人已经习惯把龙门花生作为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土特产,在当地 龙门花生已成为馈赠亲友的特殊礼品。正因为龙门花生特别香,才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一亩地产500多公斤玉米,只产300多公斤花生,玉米看似产量高。但一公斤玉 米仅值1.6元,而一公斤花生可就是10元,这笔帐你自己算算。”一位大娘对我掐指算了算。据了解,作为半干旱作物的花生在沙质土壤上种植的效益远远大于其他作物。所以每 年开春,别人都种玉米,河心村偏种花生,每亩地播25公斤种子,适时锄草施肥,到秋八月,一亩地少说二三百公斤,多则三四百公斤的产量。家家户户晾满带花生的花生秧,晒满 淘洗过的花生果,繁忙景象不言而喻,收入也可观。
  尽管当地农民对花生的收入已有满足感,但据笔者调查,龙门花生的生产、加工、经营都还停留在自然经济状态。以散装形式面向市场的龙门花生,仅仅是农民背篼里“零花 钱”。作为“礼品”,它可能已经进入大都市,但作为“商品”,还鲜为人知。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龙门花生突破目前内香外不香的格局,而香飘雅安,甚至香飘成都,其价位空间还较大,每公斤至少增值6至10元。然而,要使龙门花生达到这个目标,非 产业化不可。尚进王瑞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