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新村建设机制 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我市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的实施意见出台

来源:
2015-12-23 09:07
浏览:
收藏 打印

  雅安日报讯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加快灾后新村建设步伐,提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水平,建设灾后幸福美丽新家园。12月22日,记者获悉,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雅安市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的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为我市新村建设提出新思路,指明新方向。

  《意见》提出,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目标要求,深入开展生态富民行动、城乡提升行动、交通会战行动,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农旅统筹为方向、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为手段、助农增收和农民人居环境改善为目标,促进新农村综合体与灾后新村聚居点建设、旧村落改造提升、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有效融合,着力打造体现农耕文明、特色文化、生态资源、田园风光、地域特色、乡村情趣、民风民俗的幸福美丽新家园,实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意见》对“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确定量化指标。业兴,即种植养殖业实现连片、规模、特色发展,一三联动、接二连三、农旅结合,每村培育、发展1-2个主导产业或主打产品,主导产业能够支撑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家富,即2015年,幸福美丽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00元以上;2016年,达12000元以上;2020年,达16000元以上,位居本县(区)先进行列。人和,即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会稳定,公共秩序良好,文化生活丰富;基本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适龄儿童毛入学率和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100%,村“两委”工作满意率达95%以上。村美,即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达到“净、畅、和、美”标准,“四改、三建、三清”达到市定标准;“四改”率达100%,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等;“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完善,利用率高。

  我市将推进建立统筹协调规划体系、创新产村相融推进机制、健全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创新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共建共享机制等6项主要任务,从机制上打“组合拳”,整体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建立统筹协调规划体系方面,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县(区)为主体,统筹编制全域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的县域村镇规划体系,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创新产村相融推进机制方面,围绕新村建设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雅安品牌优势产业,强化新村产业支撑。健全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机制方面,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创新农村公共服务机制方面,按照雅安市幸福美丽新村“1+35”配置标准,统筹整合各类资源,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党建、便民、社团服务中心,促进公共服务由单一功能向综合服务转变。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方面,完善基层组织管理与村民民主自治有机结合管理模式,着力构建“1+3+n”新村治理机制,推进新村管理社区化、法制化,逐步形成多元互动、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共建共享机制方面,力争通过3-5年努力,培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有实力办事、有能力办事目标。

  《意见》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统筹协调,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强化考核督查,确保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有效推进。

  首席记者彭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