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城厢镇持续改造提升脱贫户基础设施 从泥泞小院到幸福院坝
□ 转载自《雅安日报》
施工人员对院坝进行改造
□郭璐瑶 本报记者 孙振宇
“脱贫攻坚时,家里小院坝原本是硬化了的,但因为这些年发展蔬菜产业,院坝渐渐不够用了。”“前两年把房子边上的小土包平整了,虽然面积变宽了,但一到下雨天就到处都是泥水。”说起家中院坝改造前的样子,天全县城厢镇白石村八组脱贫户彭素兵,连连摇头。
今年7月,城厢镇镇村干部在入户走访后,将彭素兵家的土院坝纳入了提升改造范围。“现在好了,农机农具、转运蔬菜堆放更方便了,娃儿玩耍也更安全了。”
城厢镇持续将脱贫户院坝改造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摸底排查、精准施策、合力攻坚等方式,对辖区五个行政村个别脱贫户入户路、院坝等基础设施损毁情况,进行“回头看”和改造提升。
更多成效的取得,源于城厢镇从摸底排查到精准施策的合力攻坚。
精准摸排解难题
倾听民声,是有效解决民生难题的关键。城厢镇通过摸排走访,对部分脱贫户的房屋、入户路、院坝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工作开展以来,城厢镇持续开展走村入户行动,跟踪了解脱贫户阶段性生产生活变化,通过“查漏补缺”和“改造提升”方式,提高脱贫户安居水平。
立足于此,城厢镇将院坝改造列为“大排查、大走访、大服务”专项行动重点项目之一,组建成立“分管负责人牵头,班子成员分村负责,镇村干部包户”的工作专班,对全镇脱贫户、监测对象庭院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精准掌握需要改造的户数、面积和具体诉求,确保真正解决问题、改到实处。
“一户一策”的精准施策,确保问题得到高效解决。改造工程实施中,城厢镇坚持因地制宜、实用美观、尊重意愿原则,通过镇村干部与施工方逐户走访,根据每户院落布局、实际需求和群众想法,量身定制改造方案。
微改造带动大提升
基础硬化保畅通,对破损院坝进行清理,通过铺设水泥或透水砖,从根本上解决家门口的出行难问题;完善排水设施,合理开挖和修缮排水沟渠,确保雨水快速排出,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功能分区,引导脱贫户合理规划院落空间,实现生活区、种植区、杂物存放区相对分离,鼓励脱贫户利用闲置角落打造“微菜园”“微花园”,发展“微庭院”经济。
“小院坝”承载“大民生”,改造工程的持续有序推进,离不开科学的统筹。
城厢镇按照“日调度、周统计、月通报”工作机制,明确由镇村两级共同盯进度、抓质量的推进方式,确保改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脱贫户院坝改造按计划高标准推进;开展“美丽乡村 党员先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带动脱贫户主动参与自家院坝改造,清理杂物、协助施工,引导脱贫户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城厢镇副镇长苟荣透露,截至目前,城厢镇已累计完成5户脱贫户的院坝改造提升(500余平方米),投入资金5万余元。
院坝改造,改的是环境,聚的是民心,巩固的是脱贫攻坚成果,衔接的是乡村振兴的广阔未来。
下一步,城厢镇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更多微改造带动大提升,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可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