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4万人次见证:贴心服务“温度”助力雨城文旅“热度”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雅安雨城处处洋溢着文旅交融的活力与暖意。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18.64万人次,旅游综合消费总收入达8.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8%和8.06%;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0.63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增长11.67%,门票收入达953.74万元。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雨城区深入贯彻区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文旅+百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众多游客在雨城畅游西康老街、品味三雅文化、体验四大雅事、品尝七雅美食和享受贴心服务中感受到了雨城的温暖与诚意。他们的笑脸与点赞,成为雨城文旅担当最真实的见证。
统筹联动守护平安底线
“原以为国庆去碧峰峡会堵很久,没想到从摆渡点到景区门口特别顺畅,工作人员还主动帮我们提行李!”来自成都的游客李佳欣一家,正是碧峰峡景区545趟次摆渡转运中的受益者。
10月2日至5日,在碧峰峡景区,区级领导一线指挥、多部门协同配合,累计转运游客18742人次。为方便游客,景区更是将咨询、售票、检票等服务前置到摆渡点。“之前听说要排两次队,这次全程没等多久,孩子还在摆渡车上跟工作人员聊起了大熊猫,特别开心。”李佳欣的感受,正是雨城“一盘棋”统筹调度的生动缩影。
(图片来源:祥源碧峰峡)
安全,是游客出行的底线。“我们住的民宿老板说,节前就有部门来检查消防设施,连厨房的食材保质期都仔细看了,住得特别放心。”来自重庆的游客张先生夫妇说道,“我们在雨城住了4天,从碧峰峡到上里古镇,沿途总能看到工作人员在开展安全巡查。晚上在八一路逛夜市,人流如织却秩序井然,随处可见巡逻的民警。在这种安心的氛围里,我们也能尽情地享受美食。”据悉,双节期间,雨城区共组织了210余人次的检查力量覆盖近百家涉旅场所,24小时都有值班人员全天候守护。
(图片来源:雨城区上里镇)
“之前担心遇到‘低价游’陷阱,来了发现景区门口都有公示牌,还有工作人员解答消费疑问,买非遗手作的时候,老板还主动介绍制作工艺,一点不担心被坑,我在西康老城买了不少藏茶文创。”来自西安的游客王雨琪说道。她的安心,源于雨城联合多部门对市场乱象“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让每一位游客带着期待来、揣着满意归,是雨城最基本的担当。
融合创新激活场景体验
“妈妈,这个萌萌的熊猫挂件好漂亮,我也要学!”在西康老城的非遗手作体验区,7岁的小朋友乐乐正跟着非遗传承人穿针引线。这个国庆,西康老城串联八一路、观音阁等历史场景,推出美食展销、文玩集市、坝坝茶体验等30余项活动,累计接待近10万人次。“本来是冲着‘三雅文化’来的,没想到能一边喝藏茶,一边看《到西康去》实景剧,这种沉浸式体验比单纯逛景点有意思多了!”乐乐的妈妈感慨道,她还特意拍了视频发朋友圈,“好多朋友问地址,说下次也要来。”
景区的创新互动,更让游客玩得尽兴。在碧峰峡景区,穿着熊猫服饰的“NPC”突然出现,和游客玩起猜谜游戏,来自绵阳的年轻人小林笑得合不拢嘴:“本来以为看大熊猫就是‘走马观花’,结果还能跟NPC互动、看歌舞快闪,连拍照都有工作人员帮忙找角度,体验感拉满!”而在上里古镇,“茶马互市巡游”一开场,就吸引了大批游客跟拍。游客刘鹏说:“看到‘茶马背夫’扛着茶包走过青石板路,好像真的穿越到了古代,这种历史感太震撼了。我拿着相机,拍了近百张照片。”
中秋当天的红豆相思谷,更是充满了烟火气。“本来没打算停留,结果看到村里摆了坝坝宴,还免费邀请游客品尝,腊肉、雅鱼都是当地特色,味道特别地道!”来自德阳的游客陈阿姨说,“我和同行的朋友坐下来跟村民聊天,大家一起赏月、吃月饼,就像在亲戚家过节一样,这种温暖的感觉,是这次旅行最意外的收获。”
多元业态延伸消费场景
熊猫绿岛特色文旅街区开展的“双节消费季”展销活动,通过打造“非遗+金融”沉浸式联动场景,构建了“7天全时段覆盖+6大非遗主题板块+2大特色宣传环节”的活动矩阵,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雨城各酒店民宿也纷纷推出特色活动,藏茶品鉴、特色烧烤、手作互动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参与。元沚瑶酒店连续五天入住率达100%,楠水阁连续四天入住率100%,蜀天星月、皇冠假日等酒店以及悦朋、红豆子民宿、碧野田舍等连续三天入住率100%,展现了雨城住宿业态的强大吸引力。
节日期间,雨城创新打破文体边界,在西门茶廊办“坝坝茶”、多营滨江公园办“坝坝会”、东城澄清村赛“坝坝球”,在多营镇举办“坝坝舞”“村歌嘹亮”海选等活动,通过百姓舞台展风采,村歌嘹亮庆国庆,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雨城的文化魅力。
精细服务赢得游客口碑
“刚下高铁就看到旅游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递上一杯热藏茶,还帮我们用‘智游雨城’APP导航找到了之前预订的民宿,连停车都帮我们找好了免费车位,太贴心了!”来自昆明的游客杨路,对雨城的“五免费”服务赞不绝口。双节期间,雨城在景区、街区、高速口等设置26处旅游服务中心,免费提供藏茶、非遗美食、停车、打卡、盲盒服务,累计服务2.4万人次。“本来担心陌生城市不好找路,结果一部手机就能‘一键找美食、找厕所’,简直太方便了。”杨路说。
政府机关大院开放的3000余个临时停车位,更是解决了游客的“心头难”。“之前去别的地方旅游,光找车位就花了1个小时,没想到雨城的政府大院能免费停车,门口还有志愿者引导,太人性化了!”来自眉山的游客周先生说,他还在正黄时代天街看到了“微醺打车处”。“晚上跟朋友小聚后,直接在这里叫车,还有代驾帮忙联系家人,这种细节真的很暖心。”
信息指引的精准触达,也让游客少走了不少弯路。“出发前刷到雨城文旅的实景视频,知道碧峰峡要提前开园,我们特意早点出发,避开了高峰。”来自攀枝花的游客孙洁说,她还收到了移动公司推送的天气、交通信息。“本来计划去其它地方,看到短信说云台山当天有热气球表演,特意调整了行程,果然没让人失望!”
记者手记
从顺畅的景区摆渡到安心的市场环境,从沉浸式的非遗体验到充满烟火气的坝坝宴,从一杯暖心的藏茶到一条精准的提示短信——这个假期,雨城用一次次真诚的互动、一项项扎实的举措,将文旅服务的温度转化为游客心中的认可,每一位游客的笑脸与点赞,正是雨城文旅担当最生动、最鲜活的体现。这背后,是雨城区深入贯彻区委六届九次全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做实“创、建、引、新、智、暖、响”七篇文章的生动实践。站在新起点,雨城将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为导向,持续深化文旅融合与服务升级,从打造近悦远来的全省旅游一极,到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首位引领区,让雨城魅力闪耀巴山蜀水,走进全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