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雅安特色新村建设 共同绘就美丽蓝图
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大会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同意写入党章,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也成为了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我市始终围绕“生态”核心优势,坚持走“生态立市”道路,生态理念深入人心。新村建设,作为我市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中着重突出雅安生态优势和特色,打造具有雅安特色的生态村落。重点推进新村规划、农房建设和风貌塑造,积极探索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塘坝新村村民姜应尚殷切期待新居建成
A
生态新村
打造幸福家园
依托生态旅游
村容村貌大变样
绿色的树、绿色的山、绿色的水……
15日上午,记者从雅安出发,车窗外飞驰而过满眼的绿色,行人仿佛畅游在绿色的海洋之中。
一排排生态本色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在青山绿水间。每家每户门前干净又整齐,小小的菜园种着绿油油的蔬菜,配套健身、娱乐设施应有尽有。路面整洁,令人赏心悦目。这便是新村建设的蓝图。
“我们最高兴的,是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天全县紫石乡紫石关村的村民喜笑颜开,“生态好,旅游旺起来,我们农家乐接待户也忙得有声有色。”
紫石关村当地村民介绍,过去全村房屋存在一定破旧现象,院落里的杂物也是随意堆放,大伙都过着传统的生活。“现在新村正在建设中,风貌改造让房屋焕然一新,生活也开始变得更加井然有序。”当地村民李梦志说。
上里镇四家村依托上里古镇生态旅游,打造了“黄家坝小区”。四家村村民童晓寿介绍,他们村的农房得到了修整,饮水设施也重新完善,整个小区呈现出新农村、新房舍的崭新面貌,村容村貌从里到外来了个大变样。
生态,是雅安最成熟的标志,在发展的道路上雅安也一直坚持“生态立市”理念。今年,雅安在新村建设的过程中,立足生态优势,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坚持因地制宜,着力打造具有雅安特色的“生态新村”。
据介绍,像紫石关村这样的“生态新村”在雅安还有很多。诸如,石棉县先锋乡松林村、芦山县芦阳镇火炬村、名山县茅河乡临溪村等具有雅安特色的生态村落。雅安生态新村工程的全面推进,让紫石关村这些普通村落摇身一变,从一个基础设施落后的小山村演变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
荥经县花滩镇青杠村村民新居
合江镇塘坝新村“微田园”蓝图
合江镇塘坝新村建设鸟瞰图
依托生态旅游
农民的腰包鼓了
从雅安新村建设规划设计伊始,雅安就将生态理念深入其中,以生态文明和历史文化元素为主要亮点,推进产业绿色化、资源循环化、生产生活低碳化、民居与环境生态化。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腰中的钱囊也渐渐鼓了起来。
天全县紫石乡紫石关村,利用退耕还林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再依托生态发展生态农家乐旅游,并定期为村民开展农家乐旅游服务接待培训及当地农特产品培训,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农民依托生态旅游,收入也较以前有大幅度增加。
名山蒙顶山景区周边村社依托生态,充分发挥其茶文化发祥地及种植茶叶的优越自然生态条件,依靠蒙顶山景区的旅游资源,逐渐形成了以“农家乐”生态旅游与茶叶采摘、制作、销售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在增收致富的同时,我们也更了解了雅安悠久的茶文化。”当地村民余兴说。
雅安在推进新村建设的过程中,统筹考虑新村与产业布局,坚持产村相融。以产业促新村,以新村带产业,实现了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村落建设的相融互动、相得益彰。据悉,目前全市“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村建设同时,已发展茶叶、林竹、中药材、水果等特色产业基地46.38万亩,培育规模养殖户1319户。
据介绍,目前全市已建设新村(聚居点)107个,新建民居7727户,改(扩)建和风貌功能改造25338户,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4个。
天全县紫石关村“生态农家乐”一角
村民是新村建设中最美的人
依托生态旅游
享受“微田园”生活
“市区的人在屋前种花花草草,我们就可以种种菜,这也是我们的特色。”雨城区合江镇塘坝村村民姜应尚站在新村基地旁,期待地看着眼前正在建造的塘坝新村。他说,新村建成后最期待的是自家屋前能种出蔬菜瓜果,更新鲜,更有口感,更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打造出农家特有的乡野趣味。
塘坝新村村主任魏波介绍,塘坝新村将在明年6月底竣工,届时新村村民就会享受到“微田园”式的生活。“每家每户门前都会有自己的菜园。”魏波说,塘坝新村将基本达到市区城里的生活标准。
据悉,“微田园”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上,是新的探索;在我省新村建设中,也是又一创新,是当前我省新村建设的新指向。“微田园”因地制宜,发挥农民所长,依托农民长期的生活习惯,将打造出别样的“归园田居”,深受塘坝村村民期待。
“塘坝新村建成后,我们农民也可以就近就业了!”姜应尚说,塘坝新村建设引进外资,为当地村民就近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微田园”打造的农家生态旗帜,也会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游客,塘坝村民相信随着新村建设的落地,他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B
新村建设
改善居民生活
加强产业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
据了解,雨城区合江镇塘坝新村,是作为我市2012年各县(区)重点打造新村(聚居点)建设样板示范点之一,目前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记者抵达塘坝新村时,一群工人正在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有的垒砌墙面,有的推匀水泥……
“前面新修的是茶叶加工厂。”正在工地上干活的村民魏连明告诉记者,他们每家每户都种植了茶叶,现在全村已经有3千多亩茶叶,茶叶便是他们发展农村产业的优势。
据统计,全市各级新农村示范片共新发展茶叶、林竹、中药材、水果等特色产业4.58万亩。利用主导产业的发展,助推新村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预计全市新农村示范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7356元,年均增长19.66%。”市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新村建设样板示范点之一的雨城区草坝镇,记者了解到,全镇以水禽养殖、羽绒加工产业发展为主,目前已有羽绒加工厂21家。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95元,位居全市前列。
已经整治完善的名山县茅河乡,作为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建设的新村,则是以茶叶为主。全乡有茶园一万余亩,农村人均茶园1.5亩以上,有茶叶企业28家。2011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6980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支撑。
提升公共服务
共享“都市”生活
“我们也能在自家门口健身了。”天全县紫石乡紫石关村的村民说,因为新村建设投放了各类健身器材,他们也逐渐提高了健身意识,“孩子喜欢来,我们也跟着来了。”
当地村民刘万福告诉记者,他很早就想像城里人一样健健身,锻炼锻炼身体,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这次新村建设安装的健身设施,终于让我们也有了一个锻炼休闲的地方。”刘万福说,他也能体验一把“都市”生活了。
“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新村建设也跟进提升了公共服务。”市委农工委负责人介绍,以此来增强新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
据悉,新村建设重点推进了“1+6”( 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建设。新建和改造的村级活动阵地有756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86个,改扩建农村敬老院6所,建设农家书屋566个。
“我们在建设农房的同时,还立足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市委农工委负责人表示,在新村建设过程中,我市秉承社区建设的理念,配套完善道路、饮水、用电、通信、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文化、卫生、商业、基层阵地、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水平,把新村建设成农民共享“都市”生活的“新型社区”。
加快基础建设
村民生活更便利
“在新村建设中,我们也加快推进了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委农工委负责人介绍,全市新农村建设共硬化道路2847公里,建设农田水利渠系996公里,建设农村沼气池8777口,“农村道路交通、水利、沼气、电网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全面加强。”
荥经县宝峰乡田坝村,作为新村建设样板示范点之一,有五个村民小组,共256户818人,经济来源主要以种茶和外出务工为主。“过去老路弯多道险,出行很不方便。”当地村民段淑芳(化名)说,因为道路泥泞,成为了他们将茶叶和林竹运送出大山的最大障碍,一直制约着他们村的经济发展。
因地制宜,针对村落存在的弊端,荥经田坝村村民在全市新村建设的带领下,以“自主投工投劳”的形式支持村道修建。“每家每户都会派出一个强壮的劳动力,投入到村道建设中。”段淑芳介绍,去年7月,道路修好后,他们进城时间也缩短了近1个小时,更方便了他们的出行。
“田坝村村道建成通车之后,也大大方便了我们乡千亩茶叶的对外营运,增加了农民的效益。”宝峰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田坝村已种植茶叶1822亩,预计到2014年底会达到3000亩,将进一步推动雅安新村建设。
采访手记
村民是新村建设中最美的人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市一直坚持走“生态立市”道路,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更要保留住雅安的青山绿水。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发展模式,雅安不仅会珍惜祖辈们保留下来的“青山”财富,更会继续一代代地传下去。
而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田园的打造,都将是我市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确定的“惠民生态”之路,也是我市打造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在走进乡村采访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记者一行也深深感受到村民们对新村的期待,对新家园的向往。
或许正是对未来新生活的这份向往,才让村民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新村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搅拌的混凝土里,不仅流淌着雅安的生态清水,更混合着村民辛苦的汗水。一块块砖的累积,一排排新居的建立,都离不开村民那双粗糙的手。这双沾满乡村泥土的手,却能建起美丽、干净、整洁的生态新家园。用这双手建起的新家园,也将注定是牢固的,是温暖的。
在新村建设中,辛苦劳作的村民是最美的人。他们,既是新村的建设者,也是新村的受益者。在新村建设中,村民们一直发挥着主体作用。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推进。只有合力推进,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美丽、和谐的新农村才能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