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农” 支持工业 服务群众 60年坚守 石棉联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来源:
2012-05-08 10:32
浏览:
收藏 打印

石棉联社隆重的开业庆典

  风云一甲子,辉煌60年。

  60年风云变幻,60年辉煌发展。在石棉县积极争取建设成为山区经济强县的浪潮中,石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石棉联社”)也在风雨中洗礼,改革中前进,成为金融生态示范县中的一员,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甲子风云,石棉县建县以来,石棉联社虽几经改革,但一直秉承“立足农村、面向农业、以农为本,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植根沃土,为“三农”“中小企业”等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审时度势 改变带来新发展

  石棉联社的前身是石棉农村信用社,1952年石棉建县后,石棉县各乡镇农村信用社相继成立。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里,石棉农村信用社稳步发展。

  1978年,全国上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石棉农村信用社也开始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加快了发展步伐。

  1983年后,石棉农村信用社在中国农业银行石棉县支行的领导下,按照合作制的方向进行了改革;1996年与中国农业银行石棉县支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2007年12月,创立暨首届社员代表大会召开,石棉农村信用社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变身石棉联社,完成了股份制的一级法人组织形式的重大改革,其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财务管理、业务发展也都更加科学规范。

  目前,石棉联社已壮大成为拥有21个营业机构的金融机构。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大环境下,石棉联社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以流程银行经营理念开发新的业务流程和产品,形成自身的服务优势,打造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资产质量,提升抗风险和创利能力;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构建合规企业文化,使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共进,实现了全县农村信用社业务的稳健运行和良好发展。

  截至2011年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161344万元。

联社帮助群众灾后重建

  情系“三农” 助力特色农业产业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石棉联社秉承服务“三农”的宗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工作思路,加大信贷投入,增强服务功能,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支持农户小额贷款的基础上,石棉联社从支持新型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出发,积极支持涉农企业的发展,在贷款内控管理上,完善支农工作制度,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

  作为石棉草科鸡发展的龙头企业,田湾河野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发展牵动着大批农户的发展,石棉联社也参与到其建立、发展、壮大过程中,先后为其发放贷款上千万,有效带动了草科、挖角等多个乡镇草科鸡的养殖发展,并使其成为石棉特色农业产业之一。

  石棉联社还积极帮助黄果柑、枇杷等特色农业产业领域,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使石棉逐步形成特有的新型农业产业格局。同时随着农业经济的壮大,石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服务‘三农’一直是我们不变的宗旨,我们也会将这一宗旨继续坚持下去。”石棉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联社开展街头宣传活动

  盘活贷款 扶持中小企业

  工业建县,工业强县。一直以来,工业就是石棉县县域经济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石棉的建设者之一,石棉联社清楚地意识到,石棉如今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与其工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96年以来,石棉联社在立足“三农”的基础上,又将目光投向了工业经济,盘活贷款,支持地方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先后支持了一大批中小水电、加工等企业的发展,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缺乏、融资难等难题。

  秉承立足县域经济,服务石棉发展的理念,石棉联社深入实际,勇于尝试,创新产品服务,用各种合法途径帮助石棉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按照商业化运作、贴近企业和各方配合的三个原则,石棉联社专门成立了贷款中心,专门负责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有效解决了辖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加强了全县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

  此外,石棉联社还采取了社团贷款引进资金的形式,一方面积极准备贷款项目,在条件成熟时,邀约其他联社组成社团贷款,完成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积极主动与其他兄弟联社联系,积极组织社团贷款。联社通过组织参加社团贷款等多种形式继续支持小水电、民营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

  由于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量大,为做好信贷工作,石棉联社充分发挥全体员工人熟地熟的优势,深入实地了解辖内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情况,对资源型开发企业积极跟进,并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支持了什月河二级电站、大泥河一级电站等一大批中小企业,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信用社效益。另外,还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信贷人员开展培训,提高信贷人员业务水平,加大对小企业独立核算机制的建立等等。

  “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石棉联社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全县经济的发展。”石棉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石棉联社共支持了81座电站建成发电,装机32.2万千瓦,贷款余额22112万元;支持工业企业15户,贷款余额3071万元;支持四家大理石加工企业,贷款余额2342万元,逐步调整了行业风险,使其进入多元化发展格局。

联社机关支部开展活动提升员工素质

  支持重建 为灾后重建撑起一片天

  5月的石棉,绿树成荫、鲜花灿烂,洋溢出无限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四年前,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和石棉“6·18”地震,给石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伤痛,石棉也成为国定重灾县之一。

  在这两场地震中,石棉联社也没能幸免。作为金融机构,石棉联社不仅要积极自救,更要全力投入到全县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

  在三年的恢复重建中,石棉联社始终坚持以服务全县灾后重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为工作重心,助力全县各产业的恢复和发展,谱写出了支持灾后重建、服务大众的动人篇章。

  积极救灾——汶川特大地震后,石棉联社党委反应迅速,立即成立了以理事长为组长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慰问职工,查看灾情,第一时间展开自救。在最短的时间内,受损较轻的营业网点立即恢复营业;对受损严重的网点积极创造恢复条件,确保了石棉县灾后重建工作的现金供应和汇兑业务的畅通。组织抽调工作人员奔赴一线,第一时间完成农户贷款损失情况统计,把支持企业和农户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做好资金、措施、服务三落实。

  正是通过这一项项反应迅速,方法得当有效的措施,石棉联社不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灾后恢复重建,而且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石棉县灾后重建的各个方面,确保了日常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完美结合,充分挖掘和发挥出作为金融机构的强大潜能。

  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在地震中受灾的不仅仅是农民,石棉大量企业也不同程度受损。为确保各受损企业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运行,石棉联社采用了“多路并进,有效衔接,联动发展”的模式。积极与乡镇党委、政府和受灾企业联系,主动帮助受灾企业想办法,尽快恢复生产,弥补损失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准确确认受灾企业,办理专项贷款,使企业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为县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支持农房建设——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石棉县16个乡镇的农房均受到严重的破坏。面对坍塌破损的家园,人们眼中满是悲感。石棉联社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坚定了要用实际行动,为数万农户灾后农房重建撑起一片天的决心。

  为确保农房重建信贷工作的全面完成,石棉联社工作人员脚步走遍了石棉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不辞劳苦,为符合灾后农房重建贷款条件的农户发放贷款,第一时间有效满足和推动了农村住房灾后重建,确保了广大受灾农户在最短时间内搬进新家。

  “灾后重建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就要结束。”石棉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11年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后,帮扶工作已从帮助恢复重建转移到了帮助群众搞好后续发展,将更多的支持提供给农民、农村以及农业企业的发展。

联社工作人员热心为群众服务

  真诚服务 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作为金融企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是最基本的职责。多年来,石棉联社坚持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以真诚换真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阿姨,你需要先到这边排号。”在石棉县步行街石棉联社营业部内,客户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熟悉各项办理流程。大厅里安放着一排排整齐的便民椅,等待办理业务的客户也静静地等在座位上,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顾客在此感受到的是热情周到的服务。

  “用心服务,感恩客户”“来有应声,去有回声”这是石棉联社人在工作中坚持的服务理念,做到切实为客户着想,把客户的需求作为每位员工追求的目标。

  为此,石棉联社规定,每月,相关部门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服务机制要求活求严,要推进跟进服务。热情周到的服务在为客户提供便利、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存款市场占有率。

  完善便民设施,拓宽服务范围。石棉联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增加中间业务种类、扩大业务覆盖面入手,投入大量资金大力拓展POS特约商户和安装ATM机,目前该社已安装POS机16台, ATM机2台,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市民办理业务。

  不仅如此,石棉联社在一些乡(镇)进行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通过建立信用档案、评分、评定信用乡村等工作的开展,在发展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管理,切实提高服务成效。

  此外,为了方便客户办理业务,石棉联社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竭诚为民服务。田湾河野生资源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当初,公司在发展遇到难题时,石棉联社积极主动联系公司,放弃节假日,陪同公司人员外出考察,积极为公司贷款奔走。如今,田湾河野生资源开发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了一方百姓增收致富。

  “我们公司发展到现在的水平,离不开石棉联社的大力支持与真诚服务。” 田湾河野生资源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

  强化管理 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好的企业离不开好的管理。石棉联社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同时,也通过强化、创新管理办法,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多年来,石棉联社通过坚持“贷前调查”制度;审查质押、抵押物是否真实、合法有效;深入开展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工作;严格执行贷款的“三查”制度等方式,强化信贷管理,严格贷款的发放和管理,有效防范贷款风险。

  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才能促进企业发展。石棉联社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大胆提出学制度、学法规、规范经营管理的思路,在全县信用社深入开展整肃社风工作。通过学习,提高了全社员工的“制度意识”、“法规意识”、“风险意识”。

  为进一步规范经营操作,石棉联社又相继完善了《贷款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同时,加快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60年风雨路,千回百转。一路走来,石棉联社愈发成熟、壮大;展望未来,石棉联社人胸有成竹,他们将继续改造营业网点,继续保持文明创建活动的成果,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的信贷投放力度,着力打造精品联社,用实际行动,为建设山区经济强县做出应有的贡献。

  龚丽妮 记者 张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