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法院+综治中心”织密解纷网 让公平正义扎根基层

来源:
2025-08-19 05:43
浏览:
收藏 打印

(天全法院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明)清晨,天全县综治中心的大门一敞开,陆续有几位居民走进大厅,一位身着法院制服的工作人员快步迎上,耐心询问情况。不远处,调解室里传来低声的交谈,一场纠纷正在化解…… 这幅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正是天全县人民法院深化“法院+综治中心”协同模式的生动写照。

Image-200065894899

天全县人民法院以“融入治理、服务群众”为导向,深化“法院+综治中心”协同模式,通过常驻赋能、部门联动、流程优化,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治理最前沿,让矛盾纠纷在“家门口”高效化解,用一个个鲜活案例书写司法为民的生动答卷。

常驻团队“沉下去” 让调解既有专业度又有烟火气

Image-200065894799

“法官来了,这事就好办了!”这是天全县群众对常驻综治中心法院干警的普遍评价。2025年5月21日,天全县法院精选两名业务骨干组成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常驻县综治中心,带着法治宣传资料、揣着法条扎根综治中心,既当“法律顾问”又做“调解桥梁”。

不久前,城厢镇的高大姐因在天全县某餐馆务工22天未领到劳务费,与餐馆老板起了争执。她情绪焦灼地前往县综治中心求助,坚持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综治中心将案件转办至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后,诉服团队当即委派天全县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调解,并全程进行指导。调解中,调解员先采取“背对背”交流法,厘清双方诉求及争议焦点,双方对务工天数无异议,但在劳务费金额上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面对僵局,7月10日,调解员组织双方在综治中心“面对面”调解。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干警发挥专业优势,引导双方在法律框架内理性协商,调解员则开展情理疏导,逐步化解双方对立情绪。在法院“专业引导”与综治中心“柔性化解”的紧密协作下,经过多轮沟通,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餐馆老板当场一次性支付高大姐劳务费1800元。

这样的场景,在综治中心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目前,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已指导化解邻里纠纷、劳务纠纷、物业纠纷等52起,其中50%的纠纷当场达成和解。同时,法院诉讼服务团队通过“案例+法条+摆龙门阵”的形式,开展基层调解员培训4场,推动基层解纷能力显著提升。

部门联动“联起来” 让复杂纠纷从“僵局”到“破局”

Image-200065894910

近年来,天全县辖区内土地权属纠纷频发,常涉及权属界定、流转利用等复杂问题,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处置不当易激化矛盾。天全县法院主动以专业力量融入多部门协同解纷体系,既守住法律底线,又解开群众心结。

此前,天全县综治中心排查到小河镇两户村民因历史遗留问题产生土地权属纠纷,两家人多年来争吵不断,村干部多次调解无果。了解这一情况后,综治中心随即联合相关部门启动协同解纷模式。天全县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主动作为,深入梳理纠纷所涉法律关系,提供司法指引。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小河镇政府、村干部,借助其“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走访群众摸清纠纷的历史成因和核心诉求。同时,联合县司法局同步开展法治宣传,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多部门紧密协作,最终让这起历时多年的土地权属纠纷得以化解。

这是多部门协同解纷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天全县法院深度参与综治中心“风险预警——联合调处——司法兜底”机制,协同化解土地权属纠纷、劳动争议等复杂案件16起。以实际行动融入基层治理,以专业引领协同解纷,让纠纷化解经得起法律与群众检验,实现“复杂纠纷不升级、矛盾不上交”。

流程衔接“快起来” 让解纷从“多跑腿”到“零跑腿”

Image-200065894888

“从立案到拿到法律文书,在综治中心一处,就都办理好了!”说起在综治中心的办事经历,周女士连连称赞。

此前,周女士因未收到出售货物的货款而维权,在综治中心组织下通过在线调解与外地的买方协商,但对方以货物存在瑕疵为由拒绝付款,且态度强硬。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干警当即引导她走“调审衔接”通道,现场指导完成要素式起诉状并提交立案材料。法官当日线上审查立案,10天后组织在线庭审,次日便向当事人电子送达判决书。

这样的“一站式”服务,源于法院对解纷流程的全链条优化:在综治中心设立“调解——司法确认——立案——速裁”闭环窗口,调解成功的案件,法官最快当日完成司法确认并出具法律文书;调解不成的,当事人无需再跑法院,可直接在综治中心办理立案。

今年来,天全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已为群众提供诉讼辅导75人次,受理审核立案申请10余件。此外,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综治中心还开通了“线上调解室”,已远程化解6起异地纠纷,有效减轻当事人解纷成本,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从关乎民生的邻里纠纷,到矛盾交织的复杂诉求,天全县法院以“法院+综治中心”模式为支点,依托综治中心统筹协调、矛盾化解等功能,把司法服务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便利,让公平正义像阳光一样照进每个角落,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稳稳的法治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