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部署 保障汛期道路安全
省道210线因山体滑坡导致路基沉陷
汛期是公路桥梁最易遭受破坏的季节,我市主要公路干线大多分布于中高山地区,水毁、沉陷、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给我市公路安全运输埋下隐患。对此,市交通运输部门专门成立了雅安市交通运输局国省干线公路汛期抢通保通工作指挥部,制定预案,周密部署,确保汛期我市道路运输安全。
加班加点
修复水毁路段
“路基被河水掏空后,路面会发生龟裂,严重的会导致塌方,既影响交通运输又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修复。”市公路局养护科科长张明康介绍,水毁公路、桥梁修复等工程耗资大,需要进行图纸设计、招投标等程序,全面修复水毁公路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市交通运输部门正努力加快施工进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恢复水毁公路,消除安全隐患。
据了解,我市的水毁路段主要出现在国道318线天全县境内,省道210线芦山县境内,国道108线荥经县境内的麂子岗路段、花滩至泗坪路段,汉源县境内的流沙河大桥一段。广大司机行至这些路段时更应小心驾驶。
造成水毁路面的原因除了重车碾压、雨水冲刷外,一些水电站的修建对公路带来的危害更大。在修建水电站的同时,施工单位往往会更改河道,造成水流方向改变,直接冲刷公路路基,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久而久之,当路基被掏空后,路面慢慢被流水侵蚀,新的路基缺口就呈现出来了。该负责人希望施工单位在修建水电站时,能考虑流水对公路的冲刷,减少水毁工程的资金投入。
各方联手
排除道路险情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我们一定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最快的时间内排除险情,确保道路运输畅通。”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5月22日晚8点,国道108线荥经绕城段2426公里+200米处(小地名:小坪山段),因路边边坡塌方,导致公路中断。险情发生后,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机具和人员抢险保通,及时使中断的交通恢复了通行能力。
据了解,为了防范未然,在汛期前夕各县区养护段就对国省干线上开裂的涵洞和水沟底板进行修复,并加强绿化植被,改善自然环境,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稳固边坡。对易遭受洪水冲刷的高填方路基、砂性土填筑路段、沿河公路的路基边坡上多种草、多植树,在沿河路段上植造防水林带,有效地使公路水毁大大减少。
周密部署
道路安全度汛
“趁现在洪水期还没有到,更要加班加点做好防御工作。”该负责人介绍,为了能快速处理汛期的各种突发事件,保障汛期的各种道路安全信息能得以最快反馈,市交通运输部门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对反馈的信息要详实记录,并及时层层上报。
各县区交通运输部门对一些重要路段要实施24小时巡查制度,对重点路段、桥梁进行专人监控和值守。同时,落实汛前查、汛中查、汛后查的“三查”制度,加强公路、桥涵的观测和调查。对易水毁或存有水毁隐患的路段和三、四类桥梁安排专人定期检测,做好记录,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尽早制定防御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一旦出现险情,必须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调集人员、物资、车辆、机具,组织指挥抢险救灾,疏散人员和车辆,及时制定抢修方案,务必在最短时间恢复通车,确保道路畅通。如果出现长时间的交通堵塞,需转运受灾群众、旅客或救灾物资时,运管部门要及时组织调配客货运输车辆安全有序做好转运工作。
记者 周昆 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