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布厅到田间地头 “双向奔赴”信息不打折
3月7日,在芦山县的青衣芸谷油菜花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乡亲。副县长用逗趣生动的语言介绍油菜花节活动内容;芦山花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表演“鸭子步”,介绍“七里夺标”民俗活动;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负责人“比心”诚邀四面八方的游客……这场打破传统行政场域的新闻发布活动,将政策宣讲、文化传播与旅游推介相结合,让群众走上新闻发布的舞台,也折射出基层治理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党委政府通过新闻发布制度,主动发布权威信息,或解读政策举措,或回应社会关切,或释放重要信号,起到联系群众、凝聚共识的桥梁作用。基层群众参与发布,成为党委政府权威发布的有益补充。
这种“逆向流动”的发布会模式,打破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政策传导惯性。以往的政策传达往往止步于新闻发布厅、社区或乡村会议室,相关干部再层层转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难免“打折扣”。
当新闻发布厅搬到田间地头,直面带着泥土气息的提问,用“大白话”解释政策里的专业术语,政策文本实现从抽象概念到具体实践的转化。
其实,新闻发布由普通群众参与,早有先例。北京朝阳区“社区发言人”制度,特聘200名居民担任社区新闻观察员,通过“朝阳群众”融媒体平台发布社区治理动态。2023年,累计回应民生诉求1.2万件,解决率达93%。
重要的是,新闻发布
当新闻发布厅的“麦克风”传递到基层群众的手中,当政策解读变成田间地头的“拉家常”,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是治理理念的深层变革。这种变革要求党员干部既要懂文件更要懂农事,既要善用会议室也要善用田埂子,既要讲普通话也要说方言土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政策落地生根,民意上达云端”的良性互动,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乡村治理新格局。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 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