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金融服务 降低融资成本 助力“三农”发展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2024年,我市持续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金融服务,推动农业保险与银行信贷等金融工具协同联动,支持“雅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164万元,增长11.75%。其中,特色农产品保险保费收入增长376.9%。
全面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政策,在覆盖直接物化成本的基础上,我市增加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保障,稳步提高水稻、玉米、小麦保险保额。2024年,全市三大粮食作物投保覆盖率81.34%,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额度1.4亿元。
围绕“五雅”特色产业,全市各保险机构加大保险产品开发和创新力度,因地制宜开展冷水鱼(鲟鱼)、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保险。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政策,调整生猪调出大县生猪价格保险保费补贴方式。
持续优化普惠金融财政政策,用好“助农振兴贷”“支小惠商贷”等财政金融互动政策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投放,降低涉农贷款融资成本。截至2024年末,全市涉农贷款816.39亿元,同比增长16.57%。
本报记者 蒋阳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