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习侵蚀浪漫雅安
3月10日至3月13日,本报记者来到市区各处,就一些有损雅安城市形象的现象进行了暗访。
街头陋习多
在街上随地吐痰、乱扔烟头、践踏草坪、把炭渣倒进花坛、逆向骑车等不文明现象我们随时都可看到。
花坛里倒炭渣。3月9日,记者在市区康藏路看到,路边的花坛中堆满了炭渣,花坛中刚种植上的花草被摧残得奄奄一息。“你看,把炭渣都倒在花坛里,花不死才怪。”康藏路 的环卫工人陈师傅气愤地说。“有一次我上前阻止倒炭渣的人,他不听还反倒骂我多管闲事。”路边一开自行车行的邱老板说,“原来这里的花很好,也很漂亮,扮靓了雅安的城市环 境,但有的居民为图方便就把炭渣倒在这里,美其名曰给花草添加肥料,这些人太不文明了。”
花草被踩死。随意践踏草坪的也大有人在。在沿江路,记者看到原本绿油油的草坪现在成了“秃顶”,草坪中间露出了泥土,这和摆放在花坛中的的蝴蝶花极不协调。有的草坪中 间竟然还踏出了一条小路。“草坪都没了,光秃秃的,好难看。”一位在沿江路锻炼身体的老大爷惋惜地说。
乐山的王女士说,她了解到雅安是个环境优美的城市,所以特地到雅安来旅游,没想到她第一次在雅安坐公交车,就看见一男士把脚放在其座位前的靠栏上,行为极不文明,也有 和老人抢座位、讲粗话的。试想一想,如果这些不文明现象长期存在,得不到及时改进,对雅安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迎接第三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素质难提高?
3月7日,十里长街实施“人车分离”,这项措施使得十里长街的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在十里长街,70多名“交通协管”轮守每一个路口,监督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 行驶路线,市民们也主动走向非机动车道。以前行人和非机动车乱蹿的现象不见了,给人整齐、清爽的美感。“‘人车分离’好,保障了行人的安全,又改善了交通环境。”一市民 说。
事实上,在市有关部门的监督下,“人车分离”效果明显,但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难道一定要交管部门对行人和车辆进行强制监督,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市民在无监督的情况下 会不会自觉遵守“人车分离”?市民说素质
在记者采访的市民中,都对雅安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迎“旅发大会”赞成和支持。“每个人都想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发展得更好,我在雅安生活已有几十个年头了,早就在盼这 一天的到来了!”退休教师汪文说。“现在雅安大搞修建,我们市民还是很支持的,以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个全新的美丽雅安!”雅二中高三的一同学兴奋地表示。
市民对雅安的发展充满信心,都希望家乡面貌得到改变。不文明现象又是怎样滋生的呢?
西大街的小黄表示,要提高市民的素质,除了要有讲文明,树新风的观念外,还要行动起来。改掉陋习要下决心,多看看有关礼仪方面的书籍或杂志,和周围的朋友交流交流,在 学习和行动中共同提高自我修养和素质,做一个文明市民。建安厂的张师傅认为,要搞好雅安的环境首先还要从市民自我做起。
市民廖舒朋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可以从客观上来找找原因,有关部门采取制止不文明现象的措施还不够完善,不够到位。如果这点做好了,不文明行为将会有所改善。当 然,市民自己也要自觉改掉不文明行为,克制自己。两者结合,我想一定会有明显的改观。而来自广西的四川农业大学大三的刘铭说,要提高市民素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 一个必要的条件。
部门谈措施
市精神文明办的申立华介绍说,市民的文明素质还存在很大差距,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压力还相当大。现在雅安不文明现象最突出的是:一、不遵守交通规则。市民乱穿马路,为少 走几步路,有人行道不走。二是乱吐乱扔,给公共设施带来极大破坏。这些现象一是体现了市民素质不高。三是我市的一些城建设施还不完备,没有给市民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有些 路段的交通标志还不完善,市民想遵守交通规则都没有条件。人车分离是比较好的体现,通过强制的制约和提供宽敞的道路条件,的确能使一些市民纠正不文明行为。
申立华表示,有关部门会采取措施来纠正市民的不文明现象。3月是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他们将下到基层,进社区,大力宣传提高市民素质。4月、5月将向市民开展专题的文 明知识培训,落实到每一项不文明行为上。各部门还将联合完善公共设施建设,让市民有条件文明,但最终还是希望市民自觉。通过市上相关部门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通过创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
实习生陈烨记者胡长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