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汉源县汇福苑小区如何依法治理出幸福新模样

来源:
2025-07-25 17:14
浏览:
收藏 打印

走进汉源县富林镇滨湖大道三段的汇福苑小区,一股温馨和谐的气息扑面而来。“法治天下,德润人心”的标语醒目而庄重,车辆停放井然有序,新装的电梯便利着居民上下,处处洋溢着新气象。居民们脸上挂着舒心的笑容:“现在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巴适!”

Image-200065081624

这个占地5600㎡、居住着168户500余人的小区,其前身是典型的工业公司破产移民安置点。

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小区曾集中体现了老旧小区的治理难题:居民来源多元、融合度低,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历史欠账多,管理长期缺位、矛盾易发多发。“三难”问题尤为突出:环境维护难、物业费收取难、矛盾纠纷化解难。坑洼的路面、昏暗的路灯、乱停的车辆、脏乱的环境……“那时候,小区又脏又乱,晚上出门都得小心翼翼。”老住户代盛国回忆起过去,连连摇头。这里曾是居民心中的“闹心窝”,更是基层治理的一块硬骨头。

然而,一场深刻的“蝶变记”在这里上演。如今,道路平整了,路灯亮堂了,智能监控覆盖全域,停车位规范有序。代盛国竖起大拇指:“变化太大了,现在的生活很安逸。”这幸福的背后,是汇福苑小区在依法治理道路上的坚定探索。

Image-200065081677

党建领治:红色引擎激活治理新动能

“保洁费3000元,电费、宽带费……”7月2日,汇福苑小区财务将6月的支出凭证交给小区业委会负责人王琼。

“每一分钱、每一笔支出都公开透明,大家心里都有本明白账。”60岁的王琼已在业委会服务五年,原本打算退休的她,因居民们的信任与挽留,选择继续发光发热。

王琼是一名老党员,她的坚守是小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缩影。滨湖社区党委书记尹儒松介绍,2020年疫情防控关键期,小区党员冲锋在前,成立了临时党支部;2021年该小区公共设施改造启动,小区党支部正式成立,退休职工和业主代表共同组建了业委会。

“以前没物业,突然要收费,大家抵触情绪很大。”尹儒松坦言,基础设施提升后,如何维护,收取物业费进行科学管理是关键。“收多少?怎么收?如何管?”这些难题,在广泛征求小区居民意见、党员带头动员下逐一破解。

该小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构建起纵向“镇—社区—小区—楼栋”四级党组织架构,横向“小区党组织+联系单位+业委会+物业服务”四方联动格局,治理“神经末梢”被充分激活。

Image-200065081757

精打细算的管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2023年底,物业费竟有了较多结余。经业委会讨论,一致决定免除居民2024年物业费。如今,物业费收缴率跃升至100%,道路硬化率100%,公共设施完好率从50%提升至70%,绿化覆盖率从18%提升至25%,卫生死角清理率达90%,小区环境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转身。

依法自治:居民公约绘就和谐新图景

今年6月,在汉源县司法局支持下,一座崭新的居民议事亭在小区楼宇间落成。

Image-200065081830

亭内,“立家法、传家训、树家风”及廉政建设标语醒目,居民们在此休憩纳凉,法治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心田。

议事亭前竖立了一块敬告牌。“敬告议事亭通告,禁止一切车辆停放入内!”这块提示牌的诞生,源于83岁赵爷爷的“金点子”。他发现有人把车停进亭子,便积极提出意见。经大家商议,提示牌应运而生。

“小区是大家的,都参与进来,互帮互助,才能越来越好。守规矩,住着才舒坦。”赵爷爷笑着说。 议事亭是小区浓厚法治氛围的缩影。在依法自治道路上,汇福苑迈出了坚实步伐:实施业主自治、物业自管模式;依法审议通过《小区居民公约》等5项规约,明确物业费标准;分发《小区依法治理法律法规汇编》等“工具包”;创新“五联创建+评分管理+爱心积分”自治模式和“提事、议事、决事、办事、评事”五步议事法,业主表决通过率提升至98%。停车管理、楼顶养禽等17个“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随着法律服务深入和法治氛围浓厚,小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从95%提高到99%,居民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比例从60%上升到80%,逐步实现了从“遇事找关系”向“办事循法理”的可喜转变。

多元共治:众人拾柴汇聚温暖新家园

既是保洁员又是住户的李清莲感受深切:“管理越来越好,变化太大,邻里也更和睦了。”

刚搬来的孙奶奶对加装的电梯赞不绝口:“以前爬楼累得够呛,现在方便多了!” 作为原工业公司破产安置小区,汇福苑2011年交付,60岁以上老人占比15.5%。

解决“悬空老人”下楼难题,加装电梯成为关键。小区改变政府包揽旧思路,突出居民主体地位,依托“乡镇社区搭台、楼道长牵头、居民共议、法务中心调解”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搭建自治平台,践行“有事好商量”。通过全过程民主汇集民智民力,实现业主自愿发起、自主决策、自筹资金。目前已完成9台电梯加装,增设率达90%以上,惠及70余位老人,真正让“悬空老人”实现了“上下楼自由”。

这得益于小区构建的“1+3+N”协同机制:以1个党支部为核心引领,业委会、联包单位、社会组织三方协同,20名党员结对共建。同时,一支由网格员、楼栋长、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巡逻队员组成的法治服务队伍应运而生,解决了楼道充电等11个重点问题。以老党员、老同志为主的“银发和事佬”队伍,成功化解邻里矛盾10余起,做到“纠纷不出小区、温暖留在楼栋”。

如今,居民参与治理率从35%跃升至78%,“事务共商、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治理格局已然形成。

汇福苑小区的点滴变化,生动印证了法治框架下多元共治的强大生命力,彰显了依法治理在保障权益、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的关键作用。汉源县将以此试点为契机,深耕细作,以点带面,让“治理盆景”绽放“善治风景”,为全省小区依法治理贡献更多鲜活经验。

记者手记:法治春风暖民心

汇福苑小区通过党建领航、法治筑基、居民共治,实现了华丽转身。在这里,党员带头破解物业收费难题,法律明白人引导居民依法议事,"银发和事佬"调和邻里矛盾。加装电梯的民主协商过程,更是展现了法治框架下居民自治的智慧。

汇福苑的实践证明: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当法治成为共识,当参与成为习惯,“老破小”也能变身“幸福家”。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