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6·1”地震城乡住房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举行
7月14日,市政府副市长、县委书记郑胡勇在芦山县“6·1”地震城乡住房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上强调,要集中工作力量,紧盯时间节点,严把安全质量关,又快、又稳、又好完成城乡住房重建工作。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杨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高永洪,县政协主席朱文华参加现场会。
在太平镇大河村木坪子聚居点项目和宝盛乡中坝村斑鸠井集中安置点项目建设现场,郑胡勇一行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对比查看效果图纸,实地调研聚居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郑胡勇指出,要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在快、稳、好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聚居点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找准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集中工作力量,全面加快项目建设步伐。要尽快启动场地平整、规划设计、环境整治、风貌设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前期工作,为后续项目建设打好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挖掘当地本土文化历史,按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聚居点,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要探索基层治理新机制,组建好自建委并充分发挥作用,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确保群众满意、放心。
随后,郑胡勇一行前往龙门镇青龙场村、芦阳街道汉嘉社区、思延镇铜头村,实地调研农房、城房维修加固和重建工作推进情况。郑胡勇对当前全县城乡住房重建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他强调,各乡镇(街道)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抓住关键环节,狠抓工作落实,按照“三看三比”工作要求,切实加快城乡住房重建进度。一要看态度,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城乡住房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最大民生工作,切实增强信心决心,坚决完成目标任务。二要看行动,加强组织领导和要素保障,科学施工、全力推进,让群众早日搬进新家。三要看氛围,加强宣传发动,增强广大受灾群众加快重建新家园的主体意识,形成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同时还要比速度,紧盯时间节点,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每月有大变化。要比质量,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加强专业指导和质量安全管控,高质量完成重建任务。要比效果,力争早日实现搬迁入住,让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
县领导黄哲、郑华东、杨本涛、刘永虎参加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