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引领拓新路 多元共治破难题——芦山县多措并举持续抓实老旧小区治理
近日,芦山县组织开展“共创美好生活环境,我为小区添点‘靓’”活动,结合机关党员“双报到”行动,通过“机关党员带动小区党员群众”的方式,发动党员、群众530余人次,参与芦阳街道火炬社区姜城印象小区等27个老旧小区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居民居住环境。
为让市民更多地享受到创
党员群众志愿者对小广告进行清理
优化力量配置 突出组织引领
小区是城市的基本细胞,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
在创
这些举措,让居住在老旧小区的党员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一股力量,主动参与维护、改善小区居住环境。
统筹整合资源 突出协同共治
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要提升城市品质,需要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基础设施。
芦山县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民生工程,在整合资源上做文章,统筹住建、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2.56亿元下沉小区,全面改造提升小区照明、燃气管道、供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合理增设垃圾桶、充电桩等便民利民服务设施,推动小区旧貌换新颜,增强小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此基础上,整合公安、司法等力量,设立法律援助员、银辉引领员等“八员”,依托小区“议事会”共商共议小区事务;整合执法力量组建“纠察小队”,不定期对城市小区私搭滥建等进行排查、督办,先后整治存在的87个各类问题。
在解决老旧小区居民的矛盾纠纷上,组织搭建协治专班,在矛盾突出的小区实行“7个1”专班包联,落实1名县级领导领办、1个县级部门指导、1家国有企业帮扶、1名街道干部联系、1名社区干部负责、1名二线干部蹲点、1名社区民警驻点,及时解决姜城印象小区电网线路老旧整治等8个“棘手”问题,让居民生活更舒心、更放心。
健全工作机制 突出群众自治
广大居民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体,也是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受益者。
芦山县建立“邻里治”机制,在小区设置“邻里角”,群众自行发布需求、自愿认领帮办,相互帮助解决物品借用等327个小微事项;通过召开坝坝会、茶话会等方式,将邻里矛盾摆在明面,居民自行协调解决73件矛盾纠纷。
同时,建立“五步议事”机制,对小区基础设施改造、物业公司选聘等重大事项,采取党员群众建议,小区党组织提议,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商议,小区党员大会审议,小区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决议的程序执行。通过公示栏对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表决结果、实施情况等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开,邀请小区居民担任监督员,对小区重要事项实施全程进行监督。
通过一系列自治举措的实施,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主动参与管理整治小区环境的积极性提高,有效促进了老旧小区环境改善与维护,也让广大居民感受、享受到创
卢康伟 吴洪军 本报记者 彭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