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孟获城 现实中的旅游地
孟获,三国时代的西南夷首领,因为诸葛孔明“七擒七纵”而出名。
一代蛮王,在雅安留下多少传奇?
传说: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当刀光剑影慢慢黯淡,鼓角争鸣渐渐远去,站立大渡河畔,闪现眼前的鲜活面容,理当是七纵七擒蛮王的诸葛孔明,还有那位吃尽苦头的孟获。
历史上,孟获充满了神秘。
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那场“七擒七纵”的著名战役中,传奇贤相诸葛亮遇到了另一位大英雄,他就是孟获。
据 《云南志略辑校》载:“蜀汉建兴三年 (公元225年),诸葛亮征南,闻孟获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凡七纵七擒。获曰: ‘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诸部悉平。”
蜀汉的“南中”在汉代称为“西南夷地区”,其地域包括今云南、贵州西部和四川西南一带。相传孟获就是三国时统治这一广大地域的南中部族首领。
雅安,作为西南夷的一部分,诸葛亮在此征战,似乎无可厚非。
然而,相关史料记载, “七擒七纵”的故事发生地在云南,作为西南边陲之地的雅安,诸葛亮、孟获,是否真的来过?
解密:
诸葛亮、孟获未到雅安
在雅安土地上,不仅留存着孟获城的遗址,还有众多与诸葛亮南征有关的传说。
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为巩固战略后方,以图中原,对拒不称臣且频频袭扰蜀地的南中夷人首领孟获进行征剿。
据传,诸葛亮经过了雅安,翻越了邛崃山(泥巴山),于是后人纪念诸葛亮,才有大相岭之名。
周公山、大相岭、小相岭、七纵渡、孟获桥、炒米岗、孟获城……雅安境内这些地名应运而生,至今让人们津津乐道。
已故雅安著名地方志专家曹宏所编著的《雅安地区建置沿革史》载,南方丝绸之路西段在汉朝鼎盛时期曾长期保持畅通,但到了东汉末年,这段古道随乱世而堵,从此不通。直到隋唐时期天下重归太平,朝廷于雅安南部开辟了“飞越驿道”,才重新畅通了南方丝绸之路。
“三国时雅安段南丝路中断,这就是诸葛亮南征没有从雅安经过的原因。既然诸葛亮南征没有从此地经过,那孟获也就不可能在这里筑城御敌。”在荥经县政协工作的周安勇说。
周安勇对荥经县历史文化深有研究,经过实地考察,他非常赞同曹宏的观点。
思考:
孟获文化的兴起
既然孟获并没有在雅安修建要塞,那么流传千年的“孟获传说”又是怎么产生的?
对此,曹宏在书中给出答案。在两宋时期,大相岭山脉以南的雅安南部地区盗匪横行,当地百姓生活不得安居。触景伤情之际,百姓想起了当年诸葛丞相大军南征,以及后来和南王携手拱卫南部边陲的旧事,怀念那次壮举带来的安康生活。于是,便渐渐有了诸葛亮南征从雅安经过、孟获在雅安驻兵并与诸葛亮交战的诸多传说。
周安勇说,民间的传说,是老百姓于乱世之际无奈的一种梦想、一种精神寄托。
而雅安境内分布于石棉、汉源、荥经等地的孟获城,也成为一张张文化名片。
机遇:
古为今用,创造新价值
在雅安大地上,历史留给后人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今天,当传说迷雾散去,尽管一千八百多年前的那场著名战役并没有在雅安境内进行,但交战双方的两位英武领袖却同样给雅安流下了诸多文化遗产。
今天的孟获城,亦是这个千年传奇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更是努力打造孟获城品牌。”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正在创建文化古城,旅游古城。”
如今,复古已成一种潮流。
“历史名人资源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诸葛亮、孟获是汉夷两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系统的代表,引领和启迪着人们的心灵。”四川农业大学一王姓经济学教师分析说,“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资源的竞争已成为综合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历史名人是文化产业的增值点。”
历史名人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纵观古今中外,多少无名小城却因某位历史名人而身价倍增、名扬海外。
在中国,孔子使山东曲阜成为儒学胜地,湖南韶山因毛泽东而名闻四海,湘西山城凤凰在沈从文笔下获得“重生”……
在国外,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使哥本哈根成为旅游胜地,莫扎特造就了音乐名城萨尔斯堡……
利用名人文化效应的成功事例,数不胜数。
“借助孟获(城),发展文化和旅游,有其重要的价值意义。”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文化的存在、作用和影响与历史人物密不可分,借助历史人物,不仅可以将孟获特定的历史意义发扬光大,也可以丰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如今,不管是石棉孟获城、还是汉源清溪古城,或是荥经龙苍沟,都正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文化内涵,以优美的景色和孟获古城为特色资源,精心打造着文化旅游的强势品牌。
当年征战处,今日旅游地。
关于“七擒七纵”的传说,还将流传在雅安大地。有关孟获城“寻宝”的渴望,还将在人们心中升起。
相信雅西高速通车后,在雅安境内的三个“孟获城”,将会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记者 黄伟